貝爾定律

貝爾定律

貝爾定律是IT行業的重要定律,由戈登·貝爾(GordonBell,1934-)提出。具體內容是:如果保持計算機能力不變,每18個月微處理器的價格和體積減少一半。這是關於微處理器的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經驗性總結。另一版本是:計算機每10年產生新一代,其設備或用戶數增加10倍。

提出者,版本一,版本二,

提出者

戈登·貝爾是DEC技術靈魂、小型機之父,最成功的小型機VAX的設計師。

版本一

1972年,貝爾對於小型機所使用的微處理器技術發展做出如下預測:如果保持計算機能力不變,每18個月微處理器的價格和體積減少一半。這是對摩爾定律的補充,被稱為貝爾定律。兩大定律互相補充,前者斷定微處理器的速度會每18個月翻一倍,而後者則認為如果保持計算能力不變,微處理器的價格和體積每18個月減小一倍,這就意味著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的速度會越變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則會越來越便宜。

版本二

貝爾定律尚有另一版本(Gordon Bell‘s law of computer classes (1972))。其英文表述是:
“Roughly every decade a new, lower priced computer class forms based on a new programming platform, network, and interface resulting in new usag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ndustry.”
這就是說,計算機每10年產生新一代 其設備或用戶數增加10倍。對此摩根斯坦利在2012年進行了論證:PC個人計算機)在1993年達到1億台;網際網路設備在2005年達到10 億;移動網際網路設備預計2016年達到100億;物聯網設備預計2020年達到300-500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