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倭傳:清人筆下的甲午戰爭始末

說倭傳:清人筆下的甲午戰爭始末

本書是清末章回小說,全書三十三回,講述了甲午中日戰爭全過程,起於朝鮮東學黨之亂,迄於台灣軍民拒日侵占鬥爭,其中重點描述了令人難以釋懷的馬關春帆樓會議。小說後一部分重點寫台灣被侵占的過程,劉永福率黑旗軍與日帥樺山鬥智鬥勇,為保衛國家領土孤軍奮戰。其間濃墨重彩描寫了台灣人民恥於亡國,保衛家鄉,盡擲家財,在戰場上又以性命相搏的英勇事跡。本書一大看點,既是它雖為小說,但卻真實保留了記述馬關條約簽訂過程的《中日議和紀略》,而這份史料國內並未留存。通過本書,國人可以洞悉中日《馬關條約》簽訂背後鮮為人知的談判過程。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的談判中,日方咄咄相逼,中方無可奈何,正所謂“弱國無外交”!本書作者不詳,或託名太平天國乾王洪仁玕之子,或謂李鴻章幕僚,時至今日,都已經不再重要,唯願此書激勵國人,勵志自強,洗卻恥辱!

基本介紹

  • 書名:說倭傳:清人筆下的甲午戰爭始末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頁數:143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作者:洪興全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83612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說倭傳:清人筆下的甲午戰爭始末》一大看點,既是它雖為小說,但卻真實保留了記述馬關條約簽訂過程的《中日議和紀略》,而這份史料國內並未留存。通過《說倭傳:清人筆下的甲午戰爭始末》,國人可以洞悉中日《馬關條約》簽訂背後鮮為人知的談判過程。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的談判中,日方咄咄相逼,中方無可奈何,正所謂“弱國無外交”!《說倭傳:清人筆下的甲午戰爭始末》作者不詳,或託名太平天國乾王洪仁玕之子,或謂李鴻章幕僚,時至今日,都已經不再重要,唯願此書激勵國人,勵志自強,洗卻恥辱!

圖書目錄

第一回東學黨無端生叛逆 朝鮮國平地起風波
第二回保商民藉端啟釁 救屬國大義興師
第三回李傅相力持和局 倭政府橫索兵資
第四回流火月中倭失和 中秋日釜山開仗
第五回毀王宮韓君被捉 焚禁地世子出奔
第六回葉志超芽山傳假捷 伊騰氏水道建真功
第七回失芽山李中堂被議 斃東溝鄧管帶追封
第八回復平壤左寶貴中彈斃命 逃漢地馬玉昆盜馬背屍
第九回左夫人為夫報仇 宋將軍登壇點將
第十回減兵丁葉志超全家下獄 吞軍餉衛汝貴兄弟捐生
第十一回倭人進取旅順口 宋帥鎮守鳳凰城
第十二回斬倭將聶功亭立功 賀新君黃之春出使
第十三回聶功亭耐寒禦敵 倭主帥畏冷退師
第十四回吳清帥自請從戎 宋宮保臨危大戰
第十五回除夕夜倭人犯威海 元旦日華將救登州
第十六回丁提督退守劉公島宋 宮保二復天妝檯
第十七回伊東氏上書勸降 丁禹昌獻船媚敵
第十八回山海關劉峴帥練軍禦敵 順天府翁司農請主遷都
第十九回請休兵干戈暫息 議和約星使啟行
第二十回赴和議李相就賓館 請停戰伊侯索要地
第二十一回出公所倭人謀相國 臨驛館日主送良醫
第二十二回割台疆土人拒倭生變 還東省俄國仗義執言
第二十三回舉民主唐總統接印 聯生番劉大帥督軍
第二十四回燒國庫四方生劫掠 焚撫署各處起猜疑
第二十五回劉大帥智棄台北 生番主計守基隆
第二十六回倭人暗度打狗 劉帥勇鎮台南
第二十七回敗倭將台疆患疫 勇生番彰化復仇
第二十八回劉將軍兩次破倭陣 勇生番亂箭助華兵
第二十九回樺山氏弄巧成拙 劉永福乘機設伏
第三十回襲彰化倭人詭計 鎮台南勇將勢孤
第三十一回猛將軍積勞成病 賢夫人勸主還鄉
第三十二回看畫圖英雄墮淚 談戰策奸細行兇
第三十三回淡仕途劉將軍喜歸珂里 息烽火大清主樂享太平
《說倭傳》歷史人物簡介

序言

從來創說者事貴出乎實,不宜盡出於虛。然實之中,虛亦不可無者也。苟事事皆實,則必出於平庸,無以動詼諧者一時之聽。苟事事皆虛,則必過於誕妄,無以服稽古者之心。是以余之創說也,虛實而兼用焉。至於中日之戰、天妝檯畏敵之羞、劉公島獻船之醜、馬關訂約、台澎割地,種種實事,若盡將其詳而便載之,則國人必以我為受敵人之賄以揚中國之恥;若明知其實競舍而不登,則人又或以我為畏官吏之勢而效金人之緘口。嗚呼!然則創說之實不亦戛戛乎其難之矣!至若劉大帥之威、鄧管帶之忠、左夫人之節、宋宮保之勇、生番主之橫,且其餘所載劉將軍用智取勝、樺山氏遣使詐降等事,余亦不保必無齊東野人之言。然既知其為齊東野人之言,又何必連翻細寫?蓋知其為齊東野人之言者余也,非讀者也。然事既有聞於前,凡有一點能與中國掩羞者,無論事之是否出於虛,猶欲刊載,留存於後,此我國臣民之常情也。故事有時雖出於虛,亦不容不載。余之創是說,實無謬妄之言,惟有聞一件,記一件;得一說,載一說,虛則作實之,實則作虛之,虛虛實實,任教稽古者、詼諧者互相執博,余亦不問也。謹志數言,以白吾志。
洪興全子二自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