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莖球狀至扁球狀,通常由多數肉質、瓣狀的小鱗莖緊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數層白色至帶紫色的膜質鱗莖外皮。葉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扁平,先端長漸尖,比花葶短,寬可達2.5厘米。花葶實心,圓柱狀,高可達60厘米,中部以下被葉鞘;總苞具長7-20厘米的長喙,早落;傘形花序密具珠芽,間有數花;小花梗纖細;小苞片大,卵形,膜質,具短尖;花常為淡紅色;花被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4毫米,內輪的較短;花絲比花被片短,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齒端成長絲狀,長超過花被片,外輪的錐形;子房球狀;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期7月。
原產亞洲西部或歐洲。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我國南北普遍栽培,幼苗、花葶和鱗莖均供蔬食,鱗莖還可以作藥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解毒草
- 拉丁學名:Mollugo stricta Linn.
- 別稱:粟米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科:番杏科
- 屬:粟米草屬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古代記載
與其有關的種
主要價值
功能用途分類: | 醫藥 |
鱗莖(大蒜):辛,溫。健胃,止咳,殺菌,驅蟲。預防時行感冒,流腦,肺癆,頓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痢疾,阿米巴痢疾,泄瀉,蟯蟲病,鉤蟲病;外用於陰道滴蟲,急性闌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