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
根據不同按摩原理、操作手法 和治療部位,當前在社會上流傳和有較大影響的主要有臟腑圖點穴療法、駱氏腹診推拿術和段氏臟腑按摩療法三個流派。
發源
臟腑按摩流派大多發源於河北、北京。
分布
特點
臟腑圖點穴療法
創始人是
王文老醫師,河北省雄縣人(約公元1840一1930年),享年87歲。早年以種菸葉為生,身長鶴立,性情耿介,不芍取與,落落寡台。中年因患咯血病,養病於親戚家,遇一遊方道人,用推按方法為其治好了咯血之病,並授於《推按精義》一書。王文得書,如獲至寶,朝夕鑽研,數年不輟。盡明其精奧,即以推按為人治病,內、外、正骨、頑疾沉疴,應手轍愈,遨遊於河北津沾各縣,名聞遐邇。一生所收門徒只一人,是河北省雄縣的
王雅儒老醫師,王雅儒繼承其先師王文老先生的臟腑推按療法,並接受了《推按精義》的宗旨及其學術觀點,運用於臨床實踐,1962年由王雅儒名醫師口述,其子王振國筆錄,濮卿和先生系統整理、編輯,經河北省中醫研究院審閱,正式出版了推按療法專著——《臟腑圖點穴法》一書。這是按摩推拿療法的一種。此種療法是根據經絡穴位和臟腑部位,用點穴方法,從臟腑著手,調理臟腑氣分,恢復臟腑機能,故其書名為《臟腑圖點穴法》。它既治療五臟六腑的疾病,也治療一些四肢和頭面部的內科和外科方面的疾病,對婦科和小兒科,也有它適應症。
駱氏腹診推拿術
發源地在河北省武邑縣。創立者是河北武邑人駱化南(字奉舉,1846~1929年)。駱化南將腹診推拿技術傳於其子駱俊昌(字明武,1881~ 1965年);駱俊昌又主要傳腹診推拿技術於其子駱競洪(1921.2.16- );
駱競洪再將腹診推拿技術傳於其子駱仲遙、駱仲達、駱仲逵。現駱氏腹診推拿已成為中國主要推拿學術流派之一,其中醫世家的四代人歷經100多年傳承進行腹診推拿的臨床、教學、科研等工作,在國內外推拿按摩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駱氏腹診推拿術,是運用中醫腹診理論判斷病之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根據不同的證型以辯病論治來指導推拿手法的一種程式推拿方法。
段氏臟腑按摩療法
據傳由清朝宮廷御醫傳人民間,河北保定段氏得其真諦,遂為家傳手秘術,得以繼承和發展。段氏臟腑按摩療法秉承中華五千年按摩醫學精髓,遵循 “治病求本” 和 “扶正祛邪” 的治療原則,依據 “百病生於氣也”、“初病在氣,久病在血”、“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諸病皆可從肝治”等中醫理論,以獨到的按摩理論為指導,運用奇特手法直接作用於人體腹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健脾胃以生化氣血,疏肝膽以調暢氣機,並化解消散清除因氣血不和、臟腑失衡導致的滯留於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病氣、瘀血、痰飲、水濕、宿食等病理產物,全面修復和提高損傷的臟腑組織器官機能,使人體氣血旺盛、經脈暢通、陰陽平衡,故疑難雜證,按之皆愈,偶一不愈,病已轉輕,成為以調理臟腑為主的養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上乘中醫按摩技法。因其具有成熟且獨到的理論和技法而自成一派,被稱為排毒養生保健按摩絕技、中醫按摩之瑰寶。段朝陽先生保定市人,出生中醫世家,隨其伯父段樹林(1928—1998)習得此術,多年致力於按摩調理臟腑雜證和養生保健的研究,並經前輩首肯,破密不外傳之家訓,開歷史之先河,著《
段氏臟腑按摩技法》(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發行)和《
段氏臟腑保健按摩》(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發行),將其奉獻社會,惠澤眾生,使這一古老的民族傳統療法重放異彩。
脾臟
經絡俞穴遍胸腹,臟腑表里相關聯
胸腹部與經絡腧穴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十二經脈中的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貫穿於胸腹部,奇經八脈中的任脈、沖脈亦上下貫穿於胸腹,帶脈繞身一周,橫行腹部。十二經別則進入體腔,循行於胸腹,經過相為表里的臟腑,更加強了相為表里兩經脈的內在聯繫,亦加強了臟腑的表理聯繫,同時也加強了高居於胸腔內的心肺與腹腔的聯繫。
肺,手太陰之經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中焦當腹中脘穴部位,肺臟雖居膈上,但其經脈起於腹部的中脘部位,並和胃、大腸都有聯繫。
大腸,手陽明之經脈,“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手陽明大腸經有支前行入缺盆,下絡肺臟,貫穿膈膜,到天樞穴附近入屬大腸,大腸在腹部,其經脈和腹部有直接關係。
心包,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心包為心之外衛,三焦為臟腑之外衛,兩經互為表里而相絡屬,上下貫穿於胸腹上、中、下焦。
三焦,手少陽之經脈,“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三焦的經脈其內行者入缺盆,復由是陽明之外,下布膻中散絡心包,互為表里,乃自上焦下隔,循中焦下行,並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以約下焦。上焦出於胃口之上,下焦起於闌門之下,中焦當胃之中脘。三焦與心包絡都與腹部有直接聯繫。
心,手少陰之經脈,雖然起於心中,但它能“出屬心繫,下隔絡小腸。”根據張景岳的註解,心繫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繫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故心能與五臟之氣相通而為一身之大主,使心與腹部通過經絡互相聯繫起來。
小腸,手太陽之經脈,自缺盆由胸下行,入膻中絡心,又自缺盆之下,循咽部下膈,循行到胃部之後下行,當臍上二寸之分屬小腸,小腸經脈直接與腹部聯繫。
脾,足太陰之經脈,直接“入腹,屬脾絡胃,”脾的經脈搏自沖門穴入腹內行,屬脾絡胃,另有一支內行者,自胃脘部上行,過膈部而注於心中,與手少陰經相接,足太陰經脈外行者,由沖門起,向上散於胸中,而止於大包。
胃,足陽明之經脈,“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由此可知,胃的經脈有三條和腹部有直接的聯繫。
肝,足厥陰之經脈,“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肝經自陰部上入小腹,會於任脈之中極、關元、循章門至期門之所,挾胃屬肝,下足少陰日月之所絡膽,又自期門上貫隔,行足太陰食竇之外,大包之里,散布脅肋。肝的經脈與小腹、側腹、脅肋有聯繫。
膽,足少陽之經脈,膽之經脈內行者,由缺盆下胸,當手厥陰天池之分貫膈,於足厥陰期門之分絡肝,在本經日月之分屬肝,而與肝相為表里,乃循脅里,由足厥陰之章門下行,出足陽明之氣街,繞毛際,合於足厥陰,以橫向至環跳穴處。膽經主要與側腹聯繫密切。
腎,足少陰之經脈,向上行經股內後廉,結於督脈之長強,以貫脊中而後屬於腎,前面正當關元、中極之分而絡於膀胱。關於腎的經脈在腹部的循行,元朝滑伯仁曾做了詳細的說明,他說腎的經脈“由陰谷上股內後廉,貫脊會於脊之長強穴,還出於前,循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盲俞、當盲俞之所、臍之左右屬腎,下臍,過關元、中極、而絡膀胱也。”可以看出腎、膀胱經脈與臍之左右及小腹的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