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面風味劑

老面風味劑是麵團經過生物發酵而製成的一種風味產品,主要用於饅頭等發酵麵製品的加工,在不使用傳統發麵工藝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傳統方法的發酵風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面風味劑
  • 俗稱:老面
  • 所屬:食品工藝產品
  • 所屬地域中國北方
使用該風味劑能夠在不改變饅頭製作工藝的條件下,獲得老面饅頭的風味。
傳統饅頭俗稱老面饅頭,即不用商品化的酵母而是以家庭手工製作的酵子或老面(上次製作饅頭剩餘的麵團)為發酵劑,麵粉加水和成麵團後,過夜發酵,次日在麵團中加入麵粉及適量食用鹼,二次和面成型後醒發蒸製。老面饅頭因其口感好、風味獨特、有嚼勁深受消費者青睞,在市場上擁有特點的消費人群。
傳統饅頭製作的關鍵在於酵子(或老面)和製作工藝。我國北方特別是農村地區許多家庭仍採用傳統方法製作饅頭,但不同地區的老面饅頭風味及製作工藝不同,因此必須實地考察調研。
傳統饅頭髮酵方法主要是兩種:第一是酵子發酵法,目前家庭或個體的饅頭生產小作坊仍在用酵子加工饅頭。酵子是小曲或大曲等為菌種,玉米面或小麥面等為原料,多次發酵後風乾製得,是多菌種混合發酵體系,使用時先用溫水將酵子浸泡,充分溶解後加入麵粉和成麵團進行發酵。
第二種是老面發酵法,也稱老麵團發酵法、老酵法、面肥法等。所謂老面就是上次作饅頭留下來的發酵麵團,以此作為主要發酵菌種,加入麵粉和成麵團,過夜發酵,次日在麵團中添加麵粉和適量鹼, 和面後成型醒發蒸製。
酵子或老面為多菌種混合發酵體系,主要依靠酵母菌、乳酸菌、黴菌、細菌等多種微生物糖化、發酵、酯化等的協同作用,產生醇、酯、醛、酚等物質,從而賦予饅頭獨特風味。
傳統饅頭製作工藝為:
酵子(老面)化水
加麵粉和面
過夜醒發
加鹼,加麵粉、加水後和面
和面
旺火蒸製
25min
成型
醒發30min
傳統饅頭製作的關鍵在於發酵程度的控制,發酵程度不夠導致產氣量不足,饅頭蓬鬆度差,出現“死面”;發酵過度,麵團發酸,必須加食用純鹼進行中和,鹼的用量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老面的用量,另一個是老面在不同溫度和時間發酵後的酸度不同。通常有經驗的老師傅在製作時也會出現加鹼把握不準的情況,此時會採用試鹼劑測試麵團顏色或是小塊麵團試蒸的方法,來判斷和面後麵團的酸鹼度是否合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