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寺

老祖寺

老祖寺,古名紫雲山寺,坐落於黃梅縣境北端的紫雲山蓮花峰下。據史料記載,老祖寺乃東晉太和年間,由印度來華高僧千歲寶掌禪師開山創建。據傳寶掌禪師比禪宗初祖達摩來中國還早300餘年,當其行化紫雲之時,恰值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住持破額、馮茂二山,因其年高歲長,人皆稱之老祖,尊其所創伽藍為老祖寺。老祖寺周圍群峰聳立,危岩參天,雲霧繚繞,蒼松翠竹,風光秀麗,乃不可多得之人間仙境、避暑勝地,有"紫雲佛國"之美譽。

2013年4月,淨慧法師圓寂,現有崇延法師執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祖寺
  • 古名:紫雲山寺
  • 地址:湖北省黃梅縣紫雲山蓮花峰
  • 開山:寶掌禪師
老祖寺,歷史,老祖寺的今天,

老祖寺

老祖寺,古名紫雲山寺,坐落於黃梅縣境北端的紫雲山蓮花峰下,因紫雲峰巔由七座巒頭相對並列,狀若蓮瓣相聚,故名蓮花峰。其下有盤地,老祖寺在其間,恰如蓮心吐蕊,花瓣托心。寺院周圍群峰聳立,危岩參天,雲霧繚繞,蒼松翠竹,風光秀麗,氣候宜人,乃不可多得之人間仙境、避暑勝地,有"紫雲佛國"之美譽。由於歷代兵亂所致,老祖寺幾度廢毀,昔日梵剎僅存瓦房數間,一片荒涼。2005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協副會長、四祖寺現任方丈淨慧大和尚發願再振名藍,鄂東古剎得以重輝,成為避暑覽勝、禮佛參禪的現代旅遊景區。 2005年老祖寺開始重建,2009年10月27日,黃梅縣舉行老祖寺重建落成暨開光慶典,景區目前共有蓮花橋、講經台、菩薩洞、紫雲霽雪、龍溪潭等28處景點。

歷史

據史料記載,老祖寺乃東晉太和年間,由印度來華高僧千歲寶掌禪師開山創建。寶掌禪師自周威烈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丁卯降世至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示寂,住世1072歲,人稱"佛門第一壽星"。據傳寶掌禪師比禪宗初祖達摩來中國還早300餘年,當其行化紫雲之時,恰值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住持破額、馮茂二山,因其年高歲長,人皆稱之老祖,尊其所創伽藍為老祖寺。
老祖寺重建落成暨開光慶典老祖寺重建落成暨開光慶典
老祖寺自寶掌禪師開山以來,歷代高僧輩出,盛時有600多僧人常住。相傳寶掌和尚圓寂百年後,六祖惠能的三傳徒孫天王道悟卓錫登臨紫雲,居寶掌故址,擴建寺院,緣得烏沙潭龍王力助,糧、木俱全,因此老祖寺前至今尚有"出米池"、"出木池"等神傳遺址。宋、元、明期間有靜川、道安、香村等高僧大德繼席於老祖寺,清有順治皇帝賜封為圓照國師的慧恩法師住山持戒。由於明朝兵部尚書汪可受在紫雲山挪步園山莊,老祖寺也併入了有"小廬山"之稱的挪步園風景區。因此老祖寺雖地處山澤,而聲名遠播,自古就有許多僧儒名家前來觀光游賞,留下了許多詩文題詠。

老祖寺的今天

老祖寺歷史更悠久,路途也更遠。翻過一個高高的山頭,突現蓮花狀的一圈青山。下行至山谷,跳出一方鏡湖,一片金碧輝煌的寺院,就散落於湖邊山間。
寺院落成不久,茂林修竹便越牆探室,自然與人工和諧地融為一體。院內靜悄悄的,只在“掛笠庵”見到一位女香客,她顯然是衝著這個“生活禪專修道場”而來。她指指那塊“男賓止步”的牌子,我們便知趣地退了出來。
禪房一面牆上,題有一首“生活禪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秋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首舊詩不僅與周圍景象甚為契合,而且詮釋出生活禪的真諦。
記得頭天聽淨慧大師講過,老祖寺也是他受黃梅縣委、縣政府之託,牽頭募資重建的。寺內展有一些圖片,顯示修復前的老祖寺,僅剩幾方舊墩殘塔,與今日形成鮮明對照。“寺內新建掛笠庵,意為勞作奔波辛苦了,在萬山叢中這座小房子,掛上斗笠,休息幾天。是想讓善男信女有個修行的地方,社會大眾也有一個休閒的地方。”淨慧大師的話語猶在耳邊。(摘自《人民日報》)
老祖寺
老祖寺雪景老祖寺雪景
湖光里湖光里
寺門寺門
需要機緣需要機緣
觀音石觀音石
山間偶遇的靈芝山間偶遇的靈芝
寺里天空的一角寺里天空的一角
觀音石觀音石
雖然樹被水淹了,可是還是很美雖然樹被水淹了,可是還是很美
山下小徑山下小徑
湖光湖光
難得一見這樣的青苔難得一見這樣的青苔
遠看遠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