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自由理念研究

經濟法自由理念研究

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歷程表明,自由成為經濟法的理念具有歷史必然性。從與其他部門法的比較來看,經濟法的自由理念已超越了傳統法律視域中對自由的理解;在經濟法領域內部,自由理念是公平、效率、秩序價值共同的根據和合理性的來源。在當代社會的政府治道變革的背景下,經濟法自由理念隨著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變遷而愈加張顯出來。同時以WTO規則為代表的國際化的經濟法昭示了經濟法理念的發展趨勢必然是自由理念。 但目前在我國經濟法理論和實踐領域,經濟法自由理念是缺失的。因此必須尋找合理、有效的路徑以確立這一理念。這可以從經濟法主體的經濟權力與經濟權利的合理配置著手,包括政府經濟治理權的法治化、經濟自治團體經濟治理權的法治化以及市場主體經濟權利的現實化三個方面。

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法自由理念研究
  • 出版社:中國檢察
  • 頁數:233頁
  • ISBN:7801858115
  • 作者:張莉莉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 開本:0開
  • 品牌:中國檢察出版社
自由――中國法的時代精神(代序) 導論第一章 相關概念的解析 第一節 自由的概念 一、自由的歷史演進 二、自由與法律的關係 第二節 經濟法理念的概念 一、理念 二、法理念 三、經濟法理念第二章 經濟法自由理念成立的必然性 第一節 必然性之一:從經濟法產生的社會視角分析 一、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分離與公、私法分立的二元法律結構 二、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融合與三元法律結構的形成 三、我國國家、社會的分離與經濟法的產生 第二節 必然性之二:經濟法產生的經濟視角分析 一、西方經濟體制的演變與經濟法的產生 二、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與經濟法的產生第三章 經濟法自由理念內涵的解讀與比較 第一節 經濟法的基本特徵與經濟法自由理念的內涵 一、經濟法的後現代性與經濟法自由理念的內涵 二、經濟法的社會性和經濟性與經濟法自由理念的內涵 第二節 經濟法自由理念的內涵分析 一、社會自由 二、實質自由 三、經濟自由 第三節 經濟法自由理念的比較分析 一、經濟法與相關部門法自由觀的比較 二、經濟法自由理念與經濟法其他價值觀的比較第四章 制度變遷與經濟法自由理念 第一節 經濟法自由理念的歷史考察:經濟法理念變遷的視角 一、英美法系國家的經濟法理念的變遷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經濟法自由理念的變遷 三、考察的結論 第二節 經濟法自由理念的當代發展:經濟法調整對象變遷的 視角 一、當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治理理論的興起 二、經濟自治團體作為經濟法主體的興起 三、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變遷:經濟治理關係 第三節 經濟法自由理念的展望:經濟法國際化的視角 一、經濟全球化與法律全球化 二、經濟法的國際化與經濟法自由理念第五章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的缺失及其確立之必要 第一節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的缺失:對經濟法理念發展的 歷史考察視角 一、形成時期的經濟法(1979年至1991年) 二、迅速發展時期的經濟法(1992年至今) 三、考察的結論:經濟法自由理念的缺失 第二節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必要性 一、國內的視角: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意義 二、國際的視角: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的確立第六章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路徑分析 第一節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路徑選擇 一、權力、權利與自由:路徑選擇方向的確定 二、權利與權力的關係:路徑選擇內容的確定 第二節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路徑選擇的主要內容 一、經濟治理權法治化概述 二、政府經濟治理權的法治化 三、經濟自治團體經濟治理權的法治化 四、市場主體經濟權利的現實化 第三節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路徑選擇的必要性 一、政府經濟治理權法治化的必要性 二、經濟自治團體經濟治理權法治化的必要性 三、市場主體經濟權利現實化的必要性第七章 我國經濟法自由理念確立的制度建構 第一節 政府經濟治理基本法的制度要素 一、政府巨觀經濟治理基本法的制度要素 二、政府微觀經濟治理基本法的制度要素 第二節 經濟自治團體法的制度要素 一、經濟自治團體法的主體 二、經濟自治團體法的主體權力 三、經濟自治團體法主體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 建立獨立的經濟法訴訟機制 一、經濟法訴訟的相關主體 二、經濟法訴訟的受案範圍 三、經濟法訴訟機制的其他相關制度結語:自由安全參考文獻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