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托石粘土礦床

釋文:累托石礦床類型之一。由累托石粘土礦層組成的礦床。1983年,首次在中國湖北鐘祥楊窄發現。僅有楊窄為代表的濱海相含煤碎屑岩系沉積型累托石粘土礦床一種。礦床產在二疊紀濱海煤系中,系玄武質火山灰落於湖沼中水解而成礦。礦體層狀,多層,長几十至幾千米,延深幾百米,厚幾米;走向上有時相變為伊利石粘土,與黃鐵礦、煤共生。礦石灰白、灰綠、黃褐色,微層狀、塊狀構造,泥質、變余火山玻璃結構,累托石含礦率30%~60%,含伊利石、黃鐵礦、高嶺石、綠泥石、蒙脫石和有機碳。化學組成為SiO2: 44.96%,Al2O3:35 69%,Na2O 1 52%,K2O 1.33%,CaO 2.73%,H20 13 05%。累托石粘土具塑性、熱穩定性、陽離子交換能力、吸附能力,膨脹性能、可塑性、分散性,能在水中懸浮和具膠凝性,主要用作抗鹽鑽探泥漿材料、催化裂化劑載體、塗料和油漆的填料、陶瓷和耐火材料的原料。

學科:礦床地質學
詞目:累托石粘土礦床
英文:rectorite clay deposi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