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亞傳奇7:最後一戰

納尼亞傳奇7:最後一戰

在納尼亞的大鍋潭瀑布,陰險狡詐的無尾猿速移假借阿斯蘭的名義與卡樂門人勾結,企圖占領納尼亞,納尼亞的國王緹瑞安被囚禁。一千年前以阿斯蘭之名的召喚回到納尼亞的七位王者進入緹瑞安的夢境,聽到了他的求救,於是,尤斯塔斯與吉爾重返納尼亞,解救出緹瑞安國王,與卡樂門人爆發納尼亞的最後一戰。不料世界末日來臨,納尼亞已是一片生靈塗炭,隨著星辰殞落、太陽垂死,納尼亞終究會滅亡嗎?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he Chronicles of Narnia:The Last Battle
  • 書名:納尼亞傳奇7:最後一戰
  • 作者:劉易斯 (Clive Staples Lewis)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頁數:165頁
  • 開本:32
  • 定價:12.00
  • 譯者:李璐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702982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風靡全世界的 《納尼亞傳奇》系列由英國文學家 C.S.劉易斯於1950年創作,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影響深遠,陸續被改編成電影,也讓全世界更多的觀眾和讀者開始認識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個又一個的納尼亞冒險故事中,絕對是你一生難忘的神奇旅程……納尼亞系列七本分別是 《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號》《銀椅》《能言馬與男孩》《魔法師的外甥》《最後一戰》,每一本既相互關聯,又可獨立閱讀。

作者簡介

C.S. 劉易斯,出生於1898年,從小對奇幻文學頗有興趣,十幾歲時渡海來到英格蘭求學,後來進入牛津大學就讀。26歲在牛津大學取得教職工作,被當代譽為“最偉大的牛津人”,是20世紀著名的文學家、學者、批評家。20世紀30年代,他和好朋友托爾金常在牛津大學附近的一家小酒館聚會聊天,並相約各寫一部奇幻史詩,後來,他們分別寫出了《納尼亞傳奇》和《魔戒》。1950年,劉易斯完成奇幻小說《獅子、女巫和魔衣櫥》,大受歡迎,於是一發而不可收,相繼寫出了前後七本,構建了浩大的納尼亞王國。其中《最後一戰》為他贏得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卡內基文學獎”。1963年11月22日,C.S.劉易斯過世。他所創作的各項作品,在其過世後仍然持續再版發行,至今歷久不衰。
譯者 王甜甜 就讀於中南大學英語系,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繼續學習外國文學,師從國內著名古希臘文學研究者陳中梅先生,研習歐洲古典文學,先後翻譯出版了十幾部英語作品。

圖書目錄

第一章大鍋潭/1
第二章國王的魯莽/11
第三章盛極一時的無尾猿/21
第四章那一夜發生了什麼?/31
第五章救援國王/40
第六章成功的夜襲/50
第七章關於小矮人/60
第八章老鷹帶來的訊息/72
第九章小棚屋山的集會/82
第十章誰會進入小棚屋?/92
第十一章加快的步伐/103
第十二章穿過小棚屋的門/113
第十三章小矮人的拒絕/123
第十四章黑夜降臨納尼亞/135
第十五章更高更深的地方/145
第十六章再見了,幻影世界/155

文摘

著作權頁:



第一章大鍋潭
在納尼亞最後的日子裡,遙遠西方的燈柱荒林外的大瀑布邊上,住著一頭無尾猿。他的年齡是如此之老,沒有人記得當初他是什麼時候來到這裡的,他是你能想像到的最聰明、最醜陋,也是皺紋最多的無尾猿。他有一座小房子,木頭構架、樹葉房頂,高高地築在一棵蒼天大樹的樹枝上,他還有個很酷的名字,叫速移。在那片森林裡,幾乎沒有會說話的野獸、人類或小矮人,但是速移有個鄰居,是一頭叫困惑的驢子。他們是朋友,至少他們是這么認為的,然而從各種跡象來看,你會認為困惑更像是速移的僕人,因為所有的活兒都是困惑乾的。他們一起去河邊,儘管是速移將大皮囊里裝滿了水,卻是困惑把水背了回來。他們想到河流下游的城鎮買些東西,也是困惑背著空空的背簍跑到城鎮裡,然後滿載而歸。困惑帶回來的那些極品美味都被速移吃得一乾二淨,速移總是說:“你看,困惑,我不能像你那樣吃野草和薊,只有這樣才是對我公正的補償。”而困惑的回答永遠是:“當然,速移,我都明白。”困惑從來都沒有埋怨過,他知道速移比自己聰明得多,他覺得速移肯跟他做朋友已經是大大的善舉了。就算困惑想為某件事爭辯,速移總是說:“聽著,困惑,我比你知道該怎么做才是最好的,你也知道你並不聰明。”這時困惑只能回答道:“是的,速移,這是事實。我的確不聰明。”然後他只能邊嘆氣邊去做速移要求的每一件事。
年初的一個早晨,兩人沿著大鍋潭散步。大鍋潭是納尼亞西部盡頭一個懸崖峭壁下的深潭。大瀑布氣勢磅礴地墜入潭中,發出的巨響仿佛永不停歇的巨雷聲,納尼亞河則是從另一邊湍急地流出。傾瀉而下的瀑布使得潭裡的水不停地跳躍、冒泡、翻滾,仿佛被煮沸的水一般,這也是大鍋潭這個名字的由來。早春時節的大鍋潭是最生機勃勃的,納尼亞西部荒野外的群山上流下的河流匯合著剛剛融化的雪水奔騰而來,氣勢十分磅礴。當他們注視著大鍋潭時,速移突然用他那黑得發亮的手指指著什麼,然後說道:“快看!那是什麼?”
“什麼?”困惑問道。
“那個剛剛被瀑布衝下來的黃色東西。看!又出現了,它正漂浮在水面上。我們必須搞清楚那是什麼。”
“一定要這么做嗎?”困惑問道。
“當然,”速移回答道,“沒準兒是個有用的東西。你只需要乖乖地跳進大鍋潭裡把它撈上來就行。這樣我們就能瞧得更仔細了。”
“跳進潭裡?”困惑邊問邊抖動著他那長長的耳朵。
“如果你不跳進去,我們怎么能得到它呢?”無尾猿說道。
“但是,”困惑說道,“你跳進去是不是更好呢?是你想知道那是什麼,而我一點兒也不想知道,更何況你還有手,可以像人類或是小矮人那樣抓住東西,我卻只有蹄子。”

序言

納尼亞不僅是傳奇

早在《哈利·波特》風靡世界之前,有一部經典已經點亮了世界,那就是C.S.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
J.R.托爾金和C.S.劉易斯是兩個可愛的人,因為他們的童心,因為他們坐在牛津小酒館裡投入討論的那個彌足珍貴的故事——關於誠實、勇敢、信任和愛。在戰爭、謊言、背叛甚至死亡的對比下,這些情感熠熠生輝。
從“第二世界”理論的角度來說,劉易斯是托爾金的實踐者,孩子、獅王、古希臘神話中會說話的動物、邪惡女巫……每個人物都鮮活豐滿,英國的古老寓言加上基督教信仰,劉易斯的確給了我們另一個世界。《納尼亞傳奇》就是這個第二世界王國的龐大興衰史。如果你知道劉易斯小說《來自沉寂的星球》(Out of the Silent Plant)中的主角艾德溫·倫森的原型就是托爾金,你就會明白,納尼亞的故事其實早就流淌在劉易斯的血液中,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就像孩子們通過不同的方式進入或返回納尼亞王國。
我結識納尼亞是在年少的時候,那時只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玩的故事,更多的是為了學習英語,故事卻看的支離破碎。但是心裡早就認可了這個雛形,覺得跟它是熟識的。既然“Chronicles”的本義是“編年史”,那么忘記公元紀年,這個故事的順序應該是《魔法師的外甥》(The Magician’s Nephew)、《獅子、女巫與魔衣櫥》(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能言馬與男孩》(The Horse and His Boy)、《凱斯賓王子》(Prince Caspian)、《黎明踏浪號》(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銀椅》(The Silver Chair)、《最後一戰》(The Last Battle)。讓我們按照納尼亞的編年體紀元,暫時忘掉它是劉易斯於1951年至1956年間創作的七本系列魔幻故事——我們和納尼亞王國的一切開始於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好奇的探險帶他們找到了舅舅的秘密實驗室,戒指讓他們進入了魔幻王國納尼亞,看到那個世界的種種,歷經各種冒險,他們將一顆蘋果種子帶回現實種在花園裡,果樹長大被造成衣櫥,又引領另外四個孩子進入納尼亞的不同時代。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但又從屬於納尼亞史詩的篇章,或比喻或隱喻,道出人生最基本又最深刻的道理。劉易斯除了是牛津劍橋的學者和評論家、作家,無疑還是神學的布道者,他筆下暗含著宗教的教誨,有著深厚的哲學內涵。
在倫敦生活的歲月里,我再次遇到《納尼亞傳奇》,像回到一片久別的淨土。英文的版本拿在手裡很輕,我至今仍記得那個分量。會心一笑,7本書,這一次,一氣呵成。
當我讀到四個孩子走出危險境地,湖面如鏡蕩滌著白色的花瓣,我發覺這個世界真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勇敢堅持;當我聽到那只可愛的老鼠雷佩契普安慰變成龍的男孩說,“Extraordinary people have extraordinary mission”,我明白什麼是使命——每一個人,不論多偉大,多渺小,多么特立獨行,都有其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所以不論何時都不要妄自菲薄;當我看到露西終於能夠釋懷地說出“When you choose to become others, you will lose yourself”(當你選擇模仿,你就失去了自我)的時候,就會明白永遠都要做自己,哪怕自己是那么的不完美。讀《納尼亞傳奇》,這樣的瞬間太多太多,仿佛經歷了一段淨化靈魂的朝聖之旅。
那時,有人開玩笑地對我說,怎么還在看兒童文學啊。其實,納尼亞不只屬於兒童,它屬於每個人的內心——或是某個你只想沉默不語的瞬間,或是夜幕寂靜時,或者面對一個你認為可以放鬆的親人朋友時……或者,或者在任何一個你真誠面對自己的時刻,你就屬於這個故事。我那時就在想,如果可以把這個故事翻譯成中文,是多大的榮耀啊。幾年以後,當我真的有機會翻譯它的時候,還是會心一笑,雖然我只有幸翻譯其中一本,它總算沒有讓我等太久,況且這個故事還是整個納尼亞與我們得以相識的開端!在不一樣的時候接觸納尼亞,會觸發不同的情緒,當人潮澎湃,周圍喧囂,你或躊躇滿志或困頓迷惘,你或有方向需要路途,你或路途太多需要選擇,你或千頭萬緒需要時間,你或紛亂喧囂需要澄澈……其實你需要的只是這個故事,讓你回到自己的內心,讓你可以勇敢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歸根到底,你終於發現,你不是屬於這個故事,就是需要這個故事。你發現,納尼亞是你的宿命,它救贖和完滿了你的人生。
所以,翻譯《納尼亞傳奇》,我誠惶誠恐,像一片聖潔之地,想擁有又怕褻瀆,於是我戰戰兢兢,甚至不太敢看之前的譯本。可翻譯納尼亞終歸是幸福的,因為它是如此的貼近靈魂——就讓阿斯蘭的魔法在我們的心中顯現,讓我們永遠銘記那一片最後和最初的純淨。翻譯《納尼亞傳奇》,向C.S.劉易斯以及所有堅守信仰的人們致敬。
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的叔叔說,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擁有純淨的靈魂,一定要帶他去Piscine Molitor(法國游泳池)游泳。這句話用在這裡似乎太過淺顯,但是納尼亞也是屬於靈魂的。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擁有這世界上最清澈的靈魂,不論他周圍的世界如何喧囂,如何浮華,不論他付出多少努力,他的夢想依然微茫,那依舊與他同在的乾淨靈魂——宛如天成,宛如與生俱來——那么,就讓他讀納尼亞。對於成年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這個故事更是一種鼓舞、激勵和信念。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道出成人世界的道理,在劉易斯的筆下,你會看到你看似得到實則失去的東西。
J.K.羅琳說,魔法永遠不會枯竭。這句話用在這裡又似乎太過深入。但是,真希望如此。
至少,讓我們於此共勉。
張茗
2013年12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