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戰鬥機是指在20世紀70年代陸續開始服役的、吸收第三代戰鬥機設計與使用上的經驗,加上諸多空中衝突與演習顯示出來的問題和需求,融合之後成為冷戰結束前後最主要的角色,使用第四代航空發動機。
特徵是機動性、電子系統的提升,還有部分隱身的嘗試性使用。代表機型:F15E、F-16、F18、JAS-39戰鬥機、鷹獅NG戰機、陣風戰鬥機、颱風戰鬥機、“幻影2000”、米格-35、蘇30SM戰機、蘇33、蘇34、蘇35、殲-10B、殲-11B、殲-15、殲-16。
美國過去劃歸這類戰機為“第三代戰機”,而俄羅斯則將其劃歸為“第四代戰機”,但美國2009年後調整戰機代別標準,美俄代別標準已相同,所以以上就是唯一的國際第四代戰鬥機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第四代戰機
- 英文名稱:fourth generation fighter
- 服役時間:1970-2015
- 特徵:機動性、電子系統的提升等
基本特點
第四代半
已知機種
名稱 | 國家/地區 | 概述 | 服役時間 | 圖片 |
---|---|---|---|---|
F-14 戰鬥機 | 美國 | F-14是已知最早的第四代戰鬥機,但其早期型號仍處於發展過渡階段,動力與設計思想相較大多數第四代戰鬥機仍有差距,劃分上存在一定的爭議,後期型號則可以完全視為第四代戰鬥機。 | 1974 | |
F-15 戰鬥機 | 美國 | 截至21世紀初期仍為美國現役主力戰鬥機之一,亦為世界上現役設計最成功的戰鬥機之一,第四代戰鬥機的主要設計特點在F-15的身上開始集中顯現。但同F-14一樣,F-15誕生較早,前期型號仍存在一定爭議。 | 1976 | |
F-16 戰鬥機 | 美國 | 與F-15一道構成了美國冷戰結束至21世紀仍是空中力量主體,是世界上第一種單發第四代戰鬥機。F-16以外銷24個國家,總製造數量4500餘架證明了其優異的性能。 | 1978 | |
幻影2000 戰鬥機 | 法國 | 幻影2000是七十年代法國“未來作戰飛機”計畫的產物,在陣風戰鬥機服役之前是法國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與F-16戰鬥機一樣是西方早期第四代多用途輕型戰鬥機的佼佼者,外銷九個國家和地區,總製造數量600餘架。 | 1982 | |
米格-31 戰鬥機 | 俄羅斯 | MiG-31是蘇俄對於第四代戰鬥機的初次嘗試,配備了強大的動力系統和世界上第一種機載相控陣雷達。但是其設計之初只是作為米格-25的替代者,作為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從設計思想上對其劃代存在爭議。 | 1982 | |
米格-29 戰鬥機 | 俄羅斯 | 米格-29從設計思想上就是為了趕超美國當時的第四代戰鬥機研製計畫,從設計思想上擺脫了蘇聯原有戰鬥機設計束縛,具備優良的氣動布局。米格-29以其1600餘架的生產量與後來的蘇-27戰鬥機構成了現代俄羅斯空軍主體。 | 1983 | |
F/A-18 戰鬥機 | 美國 | 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是美國海軍所發展一種專門針對航空母艦起降而開發的對空/對地全天候多功能艦載機,它同時也是美國軍方第一架同時擁有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機種,是現美國海軍最重要的艦載機種。 | 1983 | |
蘇-27 戰鬥機 | 俄羅斯 | 蘇-27是俄羅斯/蘇聯有史以來設計的最為成功的一款戰鬥機,無論是氣動外形、動力系統、航電通情都是蘇聯航空技術巔峰的結晶之作。蘇-27是蘇聯/俄羅斯主力戰鬥機之一,憑藉其優異的性能、不斷的改進形成了與美國F-15不斷抗衡的局面。 | 1984 | |
FCK-1 戰鬥機 | 中國台灣 | FCK-1經國號戰鬥機是中國台灣在美國的大力協助下研製的輕型戰鬥機,其主要系統均得到了美國的關鍵技術協助。雖然FCK-1的各項戰技指標勉強達到了第四代戰鬥機的標準,但在美國的出口限制下,其性能一般,僅作為本土防禦型戰鬥機使用。 | 1994 | |
JAS-39 戰鬥機 | 瑞典 | 1997 | ||
殲-11 戰鬥機 | 中國 | 1998 | ||
陣風 戰鬥機 | 法國 | 2000 | ||
F-2 戰鬥機 | 日本 | 2000 | ||
颱風 戰鬥機 | 歐洲 | 歐洲颱風是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四國聯合研製的新一代多用途戰鬥機,是便於組裝、高效能、隱身性、先進航電於一體的多功能戰機,亦為當代歐洲航空科技的集中體現。 | 2003 | |
殲-10 戰鬥機 | 中國 | 2003 | ||
JF-17 戰鬥機 | 中國 巴基斯坦 | 2007 | ||
LCA 戰鬥機 | 印度 | LCA 光輝戰鬥機是印度自行研製的無尾三角翼式輕型多用途戰鬥機。 | 2013 | |
殲-16戰鬥機 | 中國 | 殲-16戰鬥機是基於殲-11戰鬥機發展而來的新型第四代戰鬥機具有對空、對地、對海攻擊能力,與F-15戰鬥機性能相當。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