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道路寫作詩群

第三條道路寫作詩群。1999年在北京郊區平谷縣召開的盤峰詩會上“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之間的衝突是促成“第三條道路寫作”形成的重要原因,12月莫非、樹才和譙達摩提出了第三條道路寫作的詩歌概念,《九人詩選》出版。林童主編的《時代作家》創刊,大量發表第三條道路的作品與評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三條道路寫作詩群
  • 外文名:The third way of writing poetry
  • 時間:1999年
  • 地點:北京
基本信息,理念,

基本信息

1999年在北京郊區平谷縣召開的盤峰詩會上“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之間的衝突是促成“第三條道路寫作”形成的重要原因,12月莫非、樹才和譙達摩提出了第三條道路寫作的詩歌概念,《九人詩選》出版。林童主編的《時代作家》創刊,大量發表第三條道路的作品與評論。

理念

第三條道路試圖以一種新的理論來介入詩歌寫作立場的分歧中,強調詩人個體的位置和基本的責任感,建立起一個超越集團、對立的寫作立場。“第三條道路”是要反對一種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專制主義,並試圖建立起一種自由的,並且直接指向人性的寫作方式。

“第三條道路”試圖在思想上容納來自各個價值立場的寫作者及其思想傾向,使得他們能在同一個詩歌氛圍中互相碰撞和平等交流。“第三條道路就是無數條道路, 就是每個詩人選擇並找到最適合於自己最佳的寫作方式。”在審美上容納不同的藝術主張,以不同的詩藝、言說方式、修辭策略來共同豐富當代漢語詩歌的內在品 質。因此,隨著“第三條道路”詩人與作品的不斷增加,寫作方式與風格的多元化也在他們的創作實踐中日益呈出來。

2002年《第三條道路》詩報創刊,之後第三條道路論壇和資料庫成立,標誌著第三條道路寫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代表詩人:
參考資料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