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旦

程文旦

程文旦,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結構化學雜誌編委,廈門大學理論化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程文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個人簡介,代表性論文,

個人簡介

1981年10月廈門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82年1月至今在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1987年5月至1988年5月為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1990年7月至1991年10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化學系從事研究工作;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為美國密執安理工大學物理系訪問研究教授。主要從事功能材料的合理製備和性能表征、電子結構計算、非線性光學回響和光致發光過程的理論模擬,近期特別興趣的是寬頻發射、中遠紅外倍頻和三階非線性光學材料的實驗和理論探索研究。作為項目完成人之一,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項,國家教委和福建省科技進步獎各一項。自1981年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150多篇研究論文,其中有25篇單篇論文被引用10次以上(H因子:14)。作為項目課題組長已申請發明專利12件(其中公開5件,授權1件);作為課題負責人近5年正在承擔或已完成的有國家973項目、國家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面上項目、福建省重大研究計畫子課題,國家基金面上等項目。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和好評,被邀請為JACS,JPC,PRB等刊物的審稿人。已培養博士畢業研究生11名(其中2名博士研究生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1人獲得冠名獎),博士後出站2人,碩士畢業研究生10名,2006年被授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1994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8年被評為中科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7年8月被福建物構所聘為二級研究員。

代表性論文

[1] Wei-Long Zhang, Wen-Dan Cheng,* Hao Zhang, Lei Geng, Chen-Sheng Lin, and Zhang-Zhen He, “A Strong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Material Cd4BiO(BO3)3 Originating from 3-Chromophore Asymmetric Structures”,J. Am. Chem. Soc. 2010, 132, 1508–1509.
[2] Dan Zhao, Wen-Dan Cheng,* Hao Zhang, Shu-Ping Huang, Zhi Xie, Wei-Long Zhang, and Song-Lin Yang,“KMBP2O8 (M = Sr, Ba): A New Kind of Noncentrosymmetry Borophosphate with theThree-Dimensional Diamond-like Framework”,Inorg. Chem. 2009, 48, 6623–6629。
[3] “A period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halides encapsulated in SiC nanotubes”S.-P. Huang, W.-D. Cheng,*J.-M. Hu, Z. Xie, H. Hu, and H. Zhang, J. Chem. Phys. 2008,129, 174108-6.
[4] Wen-Dan Cheng,* Dong-Sheng Wu, Juan Shen, Shu-Ping Huang, Zhi Xie, Hao Zhang, and Ya-Jing Gong, “Molecular Cluster to Bulk Material: Oxime Moieties Arrangement-Dependent Optical Properties of Metal-Containing Hydrogen-Bonded Dimers [C12H12N4O2AgPF6]2 and [C28H28N6O3AgPF6]2”, Chem. Eur. J. 2007, 13, 5151-5159.
[5] Wendan Cheng,* Juan Shen, Dongsheng Wu, Xiaodong Li, Youzhao Lan, Feifei Li, Shuping Huang, Hao Zhang, and Yajing Gong , “Electronic Origin for Enhanced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of Complexes from Tetraalkylammonium Halide and Carbon Tetrabromid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s of Intermolecular Donor–Acceptor Dyads”, Chem. Eur. J. 2006, 12, 6880 – 68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