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惰質體

碎屑惰質體

碎屑惰質體(Detrital inertinite)是指常見的惰質組之一。惰質組是指植物殘骸主要受炭化作用轉化而成的煤若顯徽組分組。又稱絲質組。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時,它們在透射光下呈黑色。不透明;在油浸反射光下,呈白色到黃白色,有不同程度突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碎屑惰質體
  • 外文名:Detrital inertinite
  • 學科:煤地質學
  • 領域:能源
  • 範圍:煉焦化工
  • 別稱:碎屑絲質體
簡介,惰質組類型,惰質組的特點,惰性組分,

簡介

碎屑惰質體(Detrital inertinite)是指常見的惰質組之一。惰質組是指植物殘骸主要受炭化作用轉化而成的煤若顯徽組分組。又稱絲質組。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時,它們在透射光下呈黑色。不透明;在油浸反射光下,呈白色到黃白色,有不同程度突起。

惰質組類型

惰質組包括絲質體、半絲質體、微粒體、粗粒體、菌類體和碎屑惰質體。
1.絲質體
絲質體保存著明顯的細胞結構,胞腔大而胞壁薄,胞腔形狀有長方形、圓形或扁圓形。
2.薄壁絲質體
薄壁絲質體有時破碎成星狀、弧狀結構或呈褶曲狀,其細胞腔常被粘土或黃鐵礦等充填。
3.半絲質體
半絲質體為結構半鏡質體與絲質體之間的過渡組分。
4.微粒體
微粒體為1μm左右的圓形小顆粒,往往充填在細胞腔內,也常與粘土、礦物混雜在一起。
5.粗粒體
粗粒體為反射率較強,不顯示細胞結構的塊狀或基質狀的惰質體。
6.菌類體
菌類體是具有細胞結構的菌類和分泌物形成的衡質體。

惰質組的特點

惰質組的特點是揮發分和氫含量低,碳含量高,沒有粘結性。炭化時,一般情況下它為惰性。但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對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些煤的研究,發現惰質組中某些組分尚有一定活性,如反射率低(接近鏡質組)的半絲質體、微粒狀並與活性組分密切共生的絲質體和凝膠化的半絲質體均有活性,這個觀點逐漸得到重視。

惰性組分

在加熱過程中不熔融,無粘結性的煤岩顯微組分。它是煤岩配煤和用煤岩方法進行孩炭強度預測時的重要參數。炭化時,惰性組分保持原有形態不變,並吸附活性組分而形成焦炭骨架,起降低焦炭收縮應力等作用。因此,在配煤中必須使活性組分與惰性組分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得到好的焦炭。1957年,蘇聯阿莫索夫提出的計算公式為:惰性組分=惰質組+2/3半鏡質組,1961年。美國夏皮羅在上面公式中加入礦物含量項,將計算公式改為:惰性組分=惰質組+2/3半鏡質組+礦物。中國一直沿用這個公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