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果南蛇藤

皺果南蛇藤,為藤狀灌木,高4-5米;小枝圓柱狀,灰棕色,全無皮孔,腋芽三角卵狀,長約2毫米。葉革質到厚革質,灰綠色,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7-13厘米,寬4-6.5厘米,果期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皺果南蛇藤
  • 拉丁學名:Celastrus tonkinensis Pitard
  • :植物界
  • 衛矛科
  • :南蛇藤屬
  • :皺果南蛇藤
  • 分布區域廣西西部及雲南東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葉緣稍反卷,上半部具疏淺小鋸齒,下半部近全緣,側脈7-10對,兩面凸起,小脈稀疏,脈網不明顯;葉柄粗壯,長1-1.5(-2)厘米。花序頂生及上部腋生;花5數。果實近球狀或極闊橢圓狀,長約10毫米,果皮堅硬,外面具細密橫皺紋,內面棕褐色,宿存萼不明顯增大,但增厚,果梗粗壯,長5-8毫米,粗1-2毫米;種子1,闊橢圓狀,長7毫米,直徑約5毫米。

生長環境

皺果南蛇藤主要生長於海拔1000-1800米的山中灌叢或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西部及雲南東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