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菌(皂角菌)

皂角菌(皂角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皂角菌(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ex Gray) Pat.),別名:樹舌、赤色老母菌、扁木靈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真菌類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以子實體入藥。分布地區:河南、河北、江蘇、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黑龍江、吉林等。經濟價值:藥用可驅風、止癢。該菌屬木腐菌,被浸染部分的木質形成海綿狀白色腐朽。

基本介紹

型態特徵,藥用,

型態特徵

子實體無柄或近無柄,基部常狹縮成圓形,半圓形,腎形至扇形,扁平,一年生,3.5-10cm×4-17cm,厚0.5-1.3cm,無毛,有不明顯的棱紋,白色至玉米黃色,有明具褐色或暗紅色的污染,邊緣薄,銳或稍鈍,全緣或波浪狀至瓣裂。菌肉白色,厚0.15-0.8cm。菌管同色,長2-5毫米。管口迷路狀,與菌蓋表面色相近,寬0.3-0.5毫米,管壁完整。擔子棒狀, 具4小梗。孢子長橢圓形,光滑,無色,5-7μm×2.5-5.生於腐木上,有時生於林區楞木或枕木上。

藥用

【性味歸經】微苦,平。
【功能主治】抗癌。主治食道癌。
【用法用量】皂角菌1兩,燉豬心、肺服。日服2~3次。
【備註】僅限於生長在皂角樹幹上的樹舌,才能用於治療食道癌。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