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城鄉(吉林省榆樹市環城鄉)

環城鄉,因其駐地圍繞縣城而得名。轄福安、六合、姜家、四間、張奎、下寶、柳樹、三道、朱家、肖鄉、桂家、東溝、東嶺、朝陽、平安、八家、雙井等村。全鄉面積271.62平方千米。159個村民小組,98個自然屯,總戶數18174戶,總人口704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環城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面積:271.62平方千米
  • 人口:70400人
鎮情概況,行政區劃,沿革,自然資源,文化教育,

鎮情概況

環城鄉地處經東經126°26′~126°39,北緯44°41′~44°59′。東接城發鄉,南接保壽鎮,西接閔家鎮,北接城郊街道和恩育鄉。交通便利,榆陶公路、科鐵公路、黑大公路、榆江公路、舒榆鐵路橫貫環城鄉全境。全鄉幅員265.67平方公里。
環城鄉內設財政所、經管站、計生辦、民政辦、文化站、勞動保障所、安監站、司法所、綜治辦、國土資源所、建管站、交通管理站、農業站、林業站、水管所、畜牧站、農機站17個站辦所。
環城鄉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潤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地形較平坦,屬於沖洪積湖積平原,境域略顯凹形,地勢西高東低,微有坡狀起伏。雨風同季,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4.1℃,年有效積溫2800℃,年平均光照2603.7小時。平均降水量為600.4毫米,平均無霜期為136天左右。風速年平均3.9米/秒,以西南風為多。
全鄉土壤類屬黑壚土,土壤深厚肥沃,適於種植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作物和各種瓜果蔬菜。

行政區劃

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環城鄉,因其駐地圍繞縣城而得名。全鄉面積271.62平方千米。159個村民小組,98個自然屯,總戶數18174戶,總人口70400人。鄉政府駐榆西大街,有陶(賴昭)榆(樹)鐵路、榆(樹)舒(蘭)、鐵路陶(賴昭)榆(樹)公路、黑(河)大(連)公路、開(通)方(正)公路過境。
轄福安、六合、姜家、四間、張奎、下寶、柳樹、三道、朱家、肖鄉、桂家、東溝、東嶺、朝陽、平安、八家、雙井等2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榆樹大街。202國道、301省道、204省道過境。

沿革

鄉因其駐地圍繞城區而得名。康熙元年開發,民國初年歸榆樹廳管轄。日偽統治時期曾設長嶺村公所和警察分所及協和會,歸榆樹縣。1949年為環城區,1956年為環城鄉、福安鄉等,1958年改環城公社、福安公社、雙井公社,1983年改環城鄉、福安鄉、雙井鄉。1997年,環城鄉面積99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桂家、東溝、王家、東嶺、八家子、玉安、靳家、朝陽、興隆9個行政村;福安鄉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2.6萬,鄉政府駐四間房,轄六合、姜家、福安、朱家、張奎、四間、柳青、三道、夏寶、柳樹、肖鄉11個行政村;雙井鄉面積111平方千米,人口3.4萬,鄉政府駐雙井子,轄雙井、封堆、勝利、萬隆、盧家、房身、西良、城子、南崗、立新、新民、獾洞12個行政村。2005年,將靳家、興隆2村劃歸正陽街道管轄,將東溝、王家2村劃歸培英街道管轄,將原雙井鄉新民、南崗2村劃歸華昌街道管轄。

自然資源

水電資源充足,水電設備配套完善。地下水資源豐富,鄉內一、二、三水源實行機械電力供水,東溝水庫水面達1 00公頃,蓄水量達810萬立方米,可滿足本鄉生產生活用水增長的需求,能為今後工農業發展提供更充足的水源。電力供應充足,東北電網橫跨本鄉,能保證全鄉工農業發展的電力需求。環城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銀、銅、鐵、花崗石大理石等6種,特別是金礦資源分布廣泛。截止2007年,全鄉已建成寒山金礦、白墩子金礦選冶廠2個,年產黃金0.54萬兩,已初步形成立足本地資源開展深加工的工業網路。環城鄉土地遼闊,地處疏勒河中游綠洲,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環城鄉環城鄉
鄉有宜農耕地5.8萬畝,天然草場10萬多畝。農業以小麥、棉花、牛羊、瓜果為主,是省的商品糧棉基地之一,素有“棉花之鄉”“瓜果之鄉”的美譽。環城鄉發展畜牧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10萬多畝的天然草場和近萬畝的人工牧草,為畜牧養殖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羊以肉鮮無腥煽,毛細絨長而聞名,牛以抗病強,肉鮮美而著稱,暢銷縣內外市場。鄉生豬累講存欄5萬頭,肉牛8000頭,家禽75萬隻,羊1萬隻,奶牛200多頭,各種珍禽1萬多隻,創歷史最好水平。
環城鄉環城鄉

文化教育

榆樹市環城鄉雙井中心國小始建於1952年,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全日制國小。位於榆樹市西北部,距市區10華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96平方米。學校先後裝備了二課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實驗室、會議室,微機室、遠程教育室;設有標準的籃球場所。
學校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為首,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特長,開展了小排球特色教育,在全市舉辦的國小排球比賽中,學校男、女隊均獲得環城片第一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