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噩夢》原稿

此稿長23.6厘米,寬13厘米,分上下兩冊,上冊30頁,下冊40頁,用紅色書夾捆裝,書夾上為“向大廷敬題:王船山噩夢原稿”,左下方蓋有“墨廠”之印,書稿封面題有“王船山先生手寫噩夢原稿,後學梁寒操拜題”,並蓋有“梁寒操印”,手稿用正楷書寫,每頁9行,每行17字,字型莊嚴穩重,一絲不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噩夢》
  • 大小:長23.6厘米,寬13厘米
  • 字型:正楷
  • 自序:王船山
手稿首頁為王船山自序,後有周鰲山、章士釗、程潛、梁寒操、馮友蘭、譚戒甫、呂振羽等題識。
此稿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寫成,是年王船山64歲。作為明朝遺臣,王船山在《噩夢》一文中總結明朝在軍政、財政、官制、稅制、金融、學制等方面的利弊得失,闡明他的主張,有不少獨到的見解,但他已深感無法實現,故在自序中說:“嗚呼!吾老矣,惟此心在天壤間,誰為授此者?故曰《噩夢》”。
王船山一生著述極為豐富,但手稿流傳極少,而《噩夢》原稿是其中最完善和最長的,為我們研究王船山學術和思想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王船山《噩夢》原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