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麒麟(大戟科植物)

玉麒麟(大戟科植物)

玉麒麟具有吸收甲醛、苯類物質的的功能。它具有翠綠而美麗的葉片,莖葉均具肉質,株形優雅,酷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麒麟,故得名玉麒麟。玉麒麟性喜陽光充足,但又耐半蔭,稍旱也不會幹死,適於家庭盆栽觀賞。不少人認為這是屬於一種帶葉片的原始類群的仙人掌類植物,這是不對的,這種花卉是大戟科的一種多肉植物霸王鞭的帶化(或綴化)變種,這很容易從其刺的基部沒有仙人掌類植物特有的刺座及植株有白色乳汁來判斷。科屬大戟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玉麒麟
  • 別稱:麒麟勒,麒額角,麒麟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大戟科,為霸王鞭的變種
  • 大戟屬
  • 級別普通
  • 原產地印度
  • 其他翻譯:Yu Qilin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區別,玉麒麟,麒麟冠,栽培技術,注意事項,栽培要求,繁殖方式,病蟲害防治,

形態特徵

它具有翠綠而美麗的葉片,莖葉均具肉質,株形優雅,酷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麒麟,故得名玉麒麟。肉質變態莖呈不規則的掌狀扇形,嫩時綠色,老時黃褐色並木質化,變態莖頂端及邊緣密生肉質葉。
玉麒麟玉麒麟

生長環境

玉麒麟性喜溫暖,要求陽光充足,適宜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玉麒麟
耐旱,不耐寒,但又耐半蔭,適於家庭盆栽觀賞。
暖地可庭院栽植,寒地多盆栽觀賞

分布範圍

玉麒麟原產印度東部乾旱、炎熱、陽光充足的地區,至2015年中國已各地都有栽培
玉麒麟

區別

玉麒麟

【別名】麒麟勒,麒額角,麒麟掌
【科屬】大戟科,大戟屬,為霸王鞭的變種。

麒麟冠

麒麟花【麒麟冠】
麒麟掌,大戟科大戟屬。別名麒麟角、玉麒麟。莖、葉含白色乳汁,有毒。葉子脫落是因為氣溫低(於15攝氏度)的緣故。
作為觀賞植物養殖對人體應當沒有什麼危害。
麒麟掌莖、葉中的白色乳汁是有毒的,在栽培中應當注意。

栽培技術

注意事項

玉麒麟莖中的白色乳汁有毒,尤其不能入眼,因而家庭栽培中要注意防止小孩將莖汁誤入口、眼。
在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廣西送展的玉麒麟花卉,榮獲優質佳作獎,並被選進中南海作為長期栽培的珍貴花卉之一。

栽培要求

玉麒麟性喜排水、透氣良好的土壤。盆栽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為宜,不要太肥。盆栽用土可用魚塘泥曬乾打碎後混入20%的沙配製;或用菜園土、腐葉土各4份和沙2份混合配製。栽植上盆後,要澆定根水。以後看實際情況,每隔兩三天澆水一次,澆水量可比一般闊葉花卉少些,但要比無葉仙人掌花卉略多些。玉麒麟在生長期每月施一次淡薄液肥即可。
1、夏秋管理:夏秋是玉麒麟的生長旺季,它雖喜陽光,但又怕烈日強光暴曬。可用竹帘子,葦箔或雙層窗紗遮陰,以透光率60%為好。陽光過強,會導致葉片變黃,影響生長及觀賞。耐乾旱,澆水宜少不宜多,要掌握“不乾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秋也要防連陰雨,盆內積水和盆土長時間過濕,都會引起爛根或變態莖腐爛。它不宜大肥,可每月施一次稀薄豆餅水,麻醬渣水或馬蹄掌水。肥水過大加上過度蔭蔽,往往造成植株徒長“返祖”,掌狀變態莖長成長出其原種霸王鞭的那種柱狀肉質莖來,嚴重降低觀賞價值。
2、冬春管理:玉麒麟不耐寒,在我國除華南、西南局部地區可露地栽培外,其它地區均作盆栽,冬天要求放到向陽的房間裡。一般在10月中旬霜降前移入室內越冬。室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葉片不至變黃;室溫低於12℃時肉質葉片會脫落而使植株進入休眠。休眠期間應節制澆水,儘量保持盆土乾燥,開春後氣溫逐漸升高才可逐漸增加澆水,天暖後可放到陽台或院子裡,但澆水仍以稍節制不使過量為妥。室溫保持在6℃以上,盆土較乾時,變態莖就不會凍壞,翌年仍將長出新葉。
玉麒麟
冬季澆水要比生長季節少,保持盆土微濕即可。冬季應停止施肥。
春季氣溫轉暖升高,可在清明至穀雨間換盆。換盆時,去掉舊土,剔除根中宿土,清除腐朽根,換盆後保持盆土潮潤,先在室內放置10天左右,再逐漸移出室外。玉麒麟一般在穀雨氣溫穩定後,移出室外。一開始澆水量要宜少,隨氣溫升高適當增多。

繁殖方式

玉麒麟一般用扦插法繁殖,在4~10月期間均可扦插。扦插時間,應選晴天的上午為好。 切割生長壯實的變態莖一塊,涼置3~4天,待傷口乾縮後,可插入乾淨河沙2~3厘米左右,先不澆水,過2天后噴水,保持盆土潮潤,一個月左右可生根,然後移栽上盆。切割變態莖塊時,易流出白色乳汁,要使其流淌乾淨或用水衝去乳汁,以免汁乾後易形成乾膠狀,封住切口,影響生根。扦插後放蔭處養護。保持濕潤,切口忌積水,積水會漚爛插穗。

病蟲害防治

玉麒麟病蟲害較少,但長期在溫室或放置地點通風不好,易遭介殼蟲危害。冬春季可每10天用清水噴洗一次葉片灰塵。另外它對煤氣非常敏感,薰染後易造成落葉(可用於室內煤氣防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