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傳染性腦膜肺炎

牛傳染性腦膜肺炎

牛傳染性腦膜肺炎,又稱牛傳染性血栓栓塞性腦膜肺炎,是牛的一種以腦膜腦炎、肺炎、關節炎等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病原為昏睡嗜血桿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傳染性腦膜肺炎
  • 外文名:Infectious bovine meningeal pneumonia
  • 領域:農業科學
臨床症狀及流行特徵,診斷,防控措施,

臨床症狀及流行特徵

1流行特徵
近年來, 我國的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在牛群的發育生長過程中發病率越來越高, 一旦牛體感染了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沒有得到及時的隔離和治療, 則會導致傳染範圍越來越廣, 越往後越難對疫情進行控制。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侵害3~8歲之間的牛類, 其中包括黃牛、奶牛、氂牛、野牛等, 在我國內蒙古、西藏、東北和西北地區曾流行, 並給當地區域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通過呼吸道、生殖道、消化道感染, 一般發生在冬天和春天, 氂牛與黃牛對其的易感性較強, 發病率高達55%以上, 死亡率高達40%以上, 病牛和帶菌牛是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來源體, 通常是非疫區在引進帶菌牛時會引發該類疾病, 並會爆發性流行相當長一段時間;而老疫區的病牛就算康復1年以上仍會感染健康牛, 其傳染速度是根據健康牛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決定的。
2 臨床症狀
根據相關調差數據顯示,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2~5周, 最短的只有7d, 最長的有3個月, 牛體在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後, 感染初期的病症特徵不明顯, 因此按病情可分為兩種類型———急性型、慢性型[1]。
(1) 急性型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症特徵較明顯, 會出現體溫升高至39.5℃~42℃的不正常情況, 並同時出現乾咳、呼吸急促、鼻孔擴大、鼻孔內部出現黏狀液體、前肢外伸等現象, 隨後陸續出現心率衰竭、眼神黯淡、呼吸困難, 甚至會出現窒息的情況。
(2) 慢性型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慢性型病牛體格消瘦並會不斷咳嗽, 食慾反覆無常, 病症特徵不太明顯, 易與其他病症混淆。

診斷

首先通過分析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臨床症狀, 觀察病牛的變化, 結合相關的流行病學理論可初步得出診斷情況;其次在完成血清與病原體的檢查後, 截取病牛的肺組織進行樣本檢測與培養, 需在培養皿中接種10%濃度的馬血清與馬丁瓊脂, 並保持培養室內37℃左右的溫度, 需要著重注意的是不要將感染了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狀與其他疫病病狀混淆, 必須進行細緻謹慎的觀察和識別, 分析出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診斷要點, 確定診斷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防控措施

1提升病害意識, 完善防疫消毒制度
我國針對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部門應加大養殖戶對該疫病的認識, 讓養殖戶充分了解其危害性, 同時完善並落實防疫消毒制度, 比如可以在牛場配置相應的消毒池或者消毒間, 以便對牛場的工作人員和牛群進行消毒;及時清理牛的糞便, 定期清洗牛的日常用品、牛舍等, 防治病原菌的滋生蔓延, 為牛群的發育生長提供安全乾淨的環境。
2 加強對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預防工作
養殖戶應嚴格遵循執行防治部門提出的防疫消毒制度, 注重動物疫病的防制工作, 在疫區和受威脅區定期接種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相關疫苗, 用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飼草進行餵養[3], 定期對牛群進行藥物保健, 提高牛體自身的抵抗力, 從源頭上治理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減少該類疫病的傳染率。
3遵循“早發現, 早隔離, 早診斷, 早治療”的原則
在養殖過程中, 養殖戶一旦發現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症特徵, 對待慢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牛可採取注射磺胺嘧啶鈉肌注或者氟苯尼考與地塞米松進行治療, 在注射2~4周后觀察病牛的情況, 若逐漸恢復正常, 說明治療達到效果;對待急性傳染性胸膜肺炎, 應立即上報給防治部門進行處理, 同時, 應對牛場區域及相關用具、牛舍進行消毒, 避免疾病的擴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