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下歌

牛下歌

出自《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比喻窮士自求用世。

楚辭·離騷》"寧戚之謳歌兮"洪興祖補註謂《三齊記》載其歌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遭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下歌
  • 拼音:niú xià gē
  • 釋義:喻窮士自求用世
  • 出處:《淮南子》
基本信息,原文,釋義,示例,同源典故,

基本信息

詞目:牛下歌
拼音:niú xià gē
解釋:喻窮士自求用世。

原文

《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寧越欲乾齊桓公,困窮無以自達,於是為商旅,將任車,以商於齊,暮宿於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寧越飯牛車下,望見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桓公聞之,撫其仆之手曰:“異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

釋義

典源譯文
寧戚想向齊桓公謀求官職,以便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窮困得沒有辦法去齊國見桓公,於是給去齊國經商的商人趕運貨車,晚上停宿在齊國都城外。這時,齊桓公去郊外迎接客人,打開城門後,隨從讓寧戚趕的那輛車迴避到一邊去;桓公一行人所舉的火把將四周照得如同白晝,而隨從的人又很多。在車旁給牛餵草料的寧戚看了後,悲從心中起,於是敲擊著牛角唱起悲悽激越的歌曲,桓公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悲曲,情不自禁地拍著僕人的手說:“奇妙,那唱歌的人一定是位不尋常的人。”於是命令隨從的車將寧戚載返回去。
釋義
“寧越飯牛車下,望見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桓公聞之,撫其仆之手曰:“異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寧戚敲擊著牛角唱起悲悽激越的歌曲,引起了桓公的注意,後來被桓公帶走了。後遂以“牛下歌”為窮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示例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夫牛角之歌,辭鄙而義拙;堂下之言,不書於傳記。”
黃庭堅 《次韻無咎閻子常攜琴入村》:“明光晝開九門肅,不令高才牛下歌。”
錢起《長安落第作》:“不遇張華識,空悲寧戚歌。”
三國 魏 曹植《七啟》:“此寧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也。”
陶潛《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同源典故

叩牛 叩牛歌 叩角哀 叩角歌 商歌 商聲謳 嘆短衣 寧子商歌 寧戚歌 寧戚牛 寧戚飯牛 寧牛 悲牛角 扣牛角 扣角 扣角歌 扣角而歌 擊角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