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桫屬

溪桫屬

溪桫屬(學名:Chisocheton Bl.)楝科,約50種,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其中溪桫C. paniculatus Hiern 1種,中國廣西和雲南亦產之。喬木或灌木;葉為羽狀複葉;小葉全緣,多少偏斜;花雜性異株,排成廣歧的圓錐花序或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萼小,花瓣線狀長橢圓形,與裂片互生;花盤短或管狀;子房2-4室,每室有胚珠1顆;蒴果厚革質,室裂為2-4果瓣;種子有不完全的假種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分布,生長習性,屬模式種,下級物種,

形態特徵

喬木。葉互生,為大型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近對生,全緣。花兩性或雜性異株,狹而延長,4-5基數,組成腋生的圓錐花序或近穗狀花序;萼杯狀或管狀,全緣或稍具齒裂;花瓣4-5,線狀長橢圓形,分離,芽時近鑷合狀排列;雄蕊的花絲合生成一長圓柱狀的管,稍短於花瓣,狹裂或近全緣,頂部裡面具藥,花葯長圓形,與管的裂片互生;花盤環狀或淺杯狀或缺,將子房環繞;子房2-4室,外面被粗毛,每室有1顆胚珠,花柱線狀,遠較子房為長,柱頭頭狀。果為蒴果,革質,2-4室,室裂2-4個不規則的果瓣;種子厚,盾狀。

產地分布

約50種,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至馬來半島。中國產1種,分布於廣西、雲南等省區。

生長習性

溪桫生於山地溝谷密林中。

屬模式種

Chisocheton divergens Bl.

下級物種

溪桫 Chisocheton paniculatus (Roxb.) Hiern
喬木,高16米;幼枝和花序被黃褐色粗硬毛。葉長30-100厘米或更長,通常具小葉10-12對,葉軸和葉柄被緊貼粗毛;小葉片紙質至薄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3-30厘米,寬4-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或圓形,稍偏斜,無毛或沿背面脈上被緊貼柔毛,側脈9-12(-15)對,腹面平坦,背面較明顯突起。圓錐花序腋生,通常與葉等長或過之,疏分枝,平展,被短粗毛,下部分枝長達20厘米,花梗長3-5毫米,被黃褐色短粗毛,萼下具節;萼管狀,長約1.5毫米,截形或不明顯的4齒裂,外被微柔毛或無毛;花瓣4,線狀匙形,長14-18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圓形或有短尖,往下漸狹,除頂端被微柔毛外其餘無毛;雄蕊管長柱狀,外面上部密被微柔毛。內面下面被稀疏柔毛,頂端有7-8裂片,無毛,長圓形,花葯與裂片對生,背部有微柔毛,花盤環狀或淺杯狀,無毛;子房4室,被短粗毛。花柱纖細,下部密被長柔毛,往上稍稀疏,柱頭頭狀。蒴果梨狀球形,幼時被黃褐色微柔毛,熟後無毛,橙紅色。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產廣西南部和雲南南部地區;生於山地溝谷密林中。分布於越南、印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