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救生

游泳救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滿足人類在自然界活動的需要所產生並逐步形成的。

游泳救生的起源,世界游泳救生的發展,我國游泳救生的發展,

游泳救生的起源

地球的水面積占71%,所以人類在生存活動中必須與水打交道。人在水中與陸地環境中的習慣相比,身體活動的姿勢、呼吸的方式、活動的動力均有所不同。人類為了生存,如在水中用樹木、竹竿、繩索等工具來自救和救助他人,就出現了最原始的,也就是最簡單的游泳救生方法。

世界游泳救生的發展

目前,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游泳救生組織。英國皇家救生協會建於1819年,隨後在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法國、瑞典等國家也分別成立了游泳救生組織。1990年,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游泳救生錦標賽。
1993年2月23日在比利時成立的國際救生協會(ILS)是由1910年成立的國際水上救生協會(FIS)和1957年成立的世界救生協會(WLS)正式合併而成立的。它是游泳救生運動唯一的國際性組織,並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TO)、國際奧委會(IOC)、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GAISF)、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及其他許多國際聯合會組織的承認。
國際救生協會目前已擁有一百三十多個成員,其中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

我國游泳救生的發展

1、加強游泳場所的管理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游泳救生工作。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第一部體育法規《上海市管理游泳池規則》。在法律上第一次規定游泳池開放必須配備救生員。隨後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政府也先後頒布了加強游泳場所管理的規定。
2、成立游泳救生組織、開展相關培訓
1979年,上海率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水上救生組織——上海市游泳救生委員會,作為市游泳協會的一個下屬委員會;1991年,上海市游泳救生協會正式成立。
1998年8月在上海舉辦了“全國第一屆救生員高級考官培訓班”,並成立了中國游泳協會救生委員會;同年11月,派出中國救生考察小組赴香港進行學習和考察。1999年,編寫了中國救生員培訓教材,並舉辦了兩期全國高級救生員培訓班;2005年,中國救生協會成立;2007年正式加入國際救生協會。
3、完善開展游泳救生工作的規章制度
中國救生協會成立以後,制定和完善了我國各級救生員的培訓、考核制度以及救生員註冊和管理的規章制度,通過比賽相互交流培訓與管理、訓練與比賽等方面的經驗,使我國救生事業得到較快發展。4、建立並實施游泳救生員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各地區游泳池數量的逐年遞增,救生員的需求量也不斷擴大,救生工作的重要性和救生人員的業務水平也隨著形勢的發展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引起了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的高度關注。為此,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將救生員作為一項職業,納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管理範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