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鎮(山西省高平市下轄鎮)

河西鎮(山西省高平市下轄鎮)

河西鎮位於高平市區南8公里處,南距晉城市區30公里,是高平市的南大門,自古便是高平通往晉城的必經之路。鎮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主導產業突出,長晉高速與陵侯高速在境內交匯,另有207國道太焦鐵路鄭太高鐵、太洛公路縱貫南北,陳石公路橫穿東西,是全國五百家小城鎮試點鎮、山西省政府確定的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和高平市五個中心城鎮之一,市輕工食品園區和物流園區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西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西省高平市
  • 下轄地區蘇莊村牛村村,新莊村等4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河西村
  • 電話區號:0356
  • 郵政區碼:048406
  • 地理位置:高平市南部
  • 面積:99.57平方公里
  • 人口:43164人(2017年) 
  • 方言:晉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遊仙寺,二仙廟,崇明寺
  • 火車站:高平站
  • 車牌代碼:晉E
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建設,農業發展,旅遊資源,古村,遊仙寺,二仙廟,崇明寺,地圖信息,

行政區劃

河西村蘇莊村宰李村,喬村,鞏村,焦河村新莊村,牛村,劉莊村,杜村,朱家莊村,牛家莊村下莊村仙井村常樂村官莊村,懸壺南村,北嶺村,南嶺村,回山村寨溝河村梅葉莊村,下崖底村,司家川村界牌嶺村小仙村向陽村牛莊村,丁壁村,喬里村雙井村,東李家莊村,西李家莊村,橋南村,郭家莊村朵則村,東李門村,西李門村嶺坡村義莊村黃家溝村窯頭村永寧寨村,南莊村,南凹村

地理環境

河西鎮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南部的丹河兩岸,東連石末鄉,西鄰馬村鎮,北接南城街道、米山鎮,南過界牌嶺與澤州縣搭界,是高平市的南大門,境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鎮政府駐河西村,以駐地村命名。
鎮區地形以河谷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丹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許河由西向東於河西村南匯入丹河。
河西鎮
交通便利,長晉高速、207國道、太洛公路、太焦鐵路及新建的晉高一級路並行南北縱穿境內,陵侯高速及市道楊界線、石河線橫穿東西。.
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季風強盛,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4℃,最高溫度34℃,最低溫度-15℃。年平均降雨量58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無霜期180-185天。
境內資源豐富,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石灰石等,現有煤礦3座:煤運蘭翌煤業、煤運七一煤業,科興新莊煤業。

經濟建設

2010年,完成稅收872萬元,一般預算收入325萬元。
河西鎮
鎮轄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高平糧食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該鎮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富民薯類、崇明薯類為主的產業鏈,發展高澱粉紅薯基地近萬畝,年加工轉化紅薯1300萬公斤;以河西油脂公司為主的產業鏈,年轉化大豆30萬公斤;以綠茵草業為主的產業鏈,發展苗木基地一千畝,生產各種苗木5萬餘株。該鎮生產的綠康豆油、宴中樂純紅薯水晶粉條、紅富士蘋果等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用戶的青睞。全鎮已建起了百餘棟日光溫室,農民收入顯著提高。高效農業的形成,推動了河西的小城鎮發展步伐。目前,該鎮的貿易市場、蔬菜市場、糧食市場已投入使用,商貿大街已初步形成,
通過小城鎮的建設,拉動相關產業,鎮區人口達到1.5萬,並有一半以上的人從事第三產業,河西糧食市場、綠康油脂、純紅薯粉條、綠茵草業、絲織掛毯等企業產品蜚聲國內外市場,建成了晉城、高平兩市間的精品鎮,太行山上的小城鎮名鎮,是山西省政府確定的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和高平市五個中心城鎮之一,高平市輕工食品園區和物流園區所在地,通過輕工食品工業園的建設現已入駐廈普賽爾、雨潤新勝肉類、上海傑隆生物公司、凱永現代生態農業園等企業,天脊化肥廠也在河西安家落戶。

農業發展

河西鎮是高平市農業大鎮,鎮黨委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採取各種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去年全鎮育種面積達6700畝,紅薯種植5000畝,苗木花卉5000畝,旱地蔬菜、藥材、小雜糧5000畝;建成春秋大棚53棟。投資548萬元建成了國家級萬畝農業綜合園區一個。
二是農業科技得到推廣和套用。狠抓了良種普及,全鎮種植優種小麥1.7萬畝,30000畝玉米全部實現優種化,玉米育種面積達6700畝,豆子全部推廣了晉豆15號、25號、27號等優良品種,為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全鎮保護性耕作面積達1.9萬畝,即使土地增產增收,又避免了環境污染。狠抓了品牌建設。朱門牌食用紅薯商標已在省工商局註冊,現已報國家工商總局審批,經努力該鎮10000畝綠色生產基地已獲省級批准。
三是加大了對農民的培訓。去年鎮村兩級培訓農民達5000人次,發放各種資料1.7萬冊。在培訓中,結合遠程教育建成了農業科技信息網路,特別是小仙、蘇莊、河西、新莊4個村建成了科技文化院。
四是養殖業超常規發展。該鎮新建3000頭養豬場7個,百頭養豬場達到200多個,去年生豬出欄達7000頭,比前年翻了一番,成為高平市重要的生豬基地。僅畜牧業一項,人均增收300餘元。
五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加強土地管理。該鎮完成了全鎮土地地籍調查和地類用途調查,並建立了基本農田台帳,規範了土地用地秩序,減少和杜絕了違法占地,確保了糧食安全。對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徵用都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並設立了保護牌,全面加強土地管理。

旅遊資源

河西鎮,地處丹河谷地平川地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古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蘇莊村以及中國傳統村落新莊村保存有大量完好的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多為規整的四合院或者穿堂院,這些民居建築連片互通,具有較好的防護性。古民居青磚灰瓦,條石地基,建築裝飾風格多樣,磚木石三雕以木雕最好。古村建築群落龐大、內容豐富、歷史厚重,具有典型的丹河流域地方風格,對研究明清時期丹河流域民居聚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還有遊仙寺二仙廟崇明寺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仙寺

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此寺為宋金木構建築中的佳作,歷代屢有修葺。現存宋、金、明、清建築,三進院落,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殿堂宏偉,風景秀麗。舊時古剎曉鐘,喚醒山林鄉村。是為高平古八景之一遊仙曉鐘

二仙廟

建於正隆二年(1157年),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完好,結構簡潔牢固,美觀壯麗,為研究金代建築史的寶貴實物資料。廟內有金代石碑一通,載仙姑靈應事跡;光緒六年(1880年)立碑一通,詳述光緒三年災情及民間生活疾苦,是研究歷史災荒的重要資料。

崇明寺

建於北宋開寶四年(971)的崇明寺中佛殿在建築風格上沿襲唐風,並且結構獨特,殿內梁架徹上露明造,使用的一對“斷梁”,結構奇特,是民間匠師獨特的創造,這在建築史上具有較高的實踐意義,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地圖信息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河西鎮委(227省道舊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