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

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

《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是2016年10月,河南省教育廳公布的從幼稚園到國小、由中學到大學,涵蓋整個教育階段的教育綜合改革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
  • 時間:2016年10月
  • 出台機構:河南省教育廳
  • 適用:整個教育階段
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貧困地區,資助政策,招考改革,

學前教育

《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規定,到2016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3%左右,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靈活多樣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路,新建、改擴建幼稚園4100所,其中公辦幼稚園2100所,努力實現城鄉幼兒就近入園、方便入園。

義務教育

大班額和教育均衡問題一直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此次方案規定,到2018年,全省城鎮國小、國中消除超大班,大班比例在現有的基礎上減少60%以上。在城鎮新建中國小1480所,改擴建中國小2030所,增加學位260萬個,有效解決城鎮居民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在破解擇校難題上,方案規定,到2017年,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市、區)達到60%;到2020年,全省所有縣(市、區)基本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時,要加大對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的治理力度,把義務教育擇校比例控制在10%以內。

高中教育

在高中招生上,要逐步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計畫均衡分配到各國中學校(含民辦學校)的比例,分配生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並逐步加大分配指標向薄弱國中學校傾斜的力度。
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
在高中階段的收費標準上,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學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出台普通高中學費標準。

職業教育

到2018年中等職業學校最佳化到400所
適應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方案要求採取託管、兼併、合併等方式整合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最佳化中等職業學校布局。到2018年,中等職業學校調整到400所左右,重點建設80所品牌示範職業學校、160所特色職業學校。
深入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完善現有職業教育集團的治理結構、發展機制,逐步提高各類職業院校參與率,到2020年,基本覆蓋所有職業院校,初步建成10個富有活力和發揮引領作用的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支持開展多元投資主體依法組建具有法人資格的職業教育集團改革試點工作。

高等教育

《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規定,要建立高校分類設定、評價、指導、評估、撥款制度,引導高校科學定位,在不同層次、領域辦出特色。重點建設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7~10所特色骨幹大學,10所左右示範性套用技術型本科院校,20所示範性高等職業專科院校。啟動“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建設國內一流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增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
調整最佳化本科院校區域布局,支持省屬本科院校與本科教育資源短缺的地方政府合作舉辦套用技術類型二級學院。新增高等職業院校主要向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傾斜。
在高校自主權上,擴大和落實高校自主權,尊重高校專業設定主體地位,高校可依法自主設定專業。支持高校自主管理使用學校財產經費,新增經費繼續向基本支出傾斜,提高基本支出經費比例,降低專項經費比例,擴大學校對專項經費使用和管理的自主權。支持高校依規自主公開招聘教職工,鼓勵支持具備條件的高校申報副教授評審權。依法保障民辦高校權益,支持民辦高校創新體制機制和育人模式,激發民辦高校辦學活力。支持高校依法依規自主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
同時,要完善省屬本科高校和職業院校財政經費核撥機制,打破按編制核撥經費的辦法,實行按學生數量、畢業生質量等反映辦學水平和社會貢獻度因素撥款的新方式,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現象,增強高校的競爭意識,引導高校科學確定辦學規模、提升內涵發展質量。

貧困地區

在辦學條件上,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村人口變化的需要,合理布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寄宿制學校,因地制宜保留、辦好農村教學點,保障學生就近入學。高度關注和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按照勤儉辦教育和“缺什麼、補什麼”“保基本、補短板”的原則,著重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縮小校際差距。到2018年,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到我省規定的辦學標準要求。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困縣普通高中擴容改造,到2018年完成200所薄弱普通高中的改造任務。
此外,在招生計畫上,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畫,提高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比例,探索有效途徑、採取有效措施,使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的農家子弟。

資助政策

為了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方案規定,完善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擴大資助覆蓋面,加大資助力度。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給予資助。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對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學生全部免除學費。完善本專科生“獎、貸、助、補、減”資助體系,完善研究生資助政策。
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女童保護措施。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管理辦法,推進隨遷子女與戶籍子女混合編班,逐步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高考的政策。擴大殘疾學生隨班就讀規模,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逐步實現殘疾學生免費接受高中教育,鼓勵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殘疾學生。

招考改革

《河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規定,到2020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具體來說,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辦法、中學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嚴禁公辦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依據,規範民辦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以“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成績為基本依據,科學確定錄取標準和錄取方式。
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高校依據學生的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實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推進對口招生、單獨招生改革,適度提高面向中高職學生的本科招生數量。改革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分類考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