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通渠

永通渠同廣通渠。隋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凱率水工開鑿。因渠經渭口廣通倉下,故名。又因渠下人民頗受其惠,亦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年)又改名永通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通渠
  • 別名:廣通渠
  • 開鑿時間:584年—611年
  • 目的:發展關中漕運
簡介,歷史環境,廣通渠 - 重要性,

簡介

584年—611年開鑿廣通渠,隋代由於渭水水淺沙深,水運不暢,為了發展關中漕運,保障長安的物資供應,開皇四年(584年),文帝下詔開鑿廣通渠,令宇文愷主持其事。這一工程很快就完成,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入黃河,共三百餘里,使漕運稱便。但是黃河的砥柱仍然阻礙關東的漕運,於是在開皇十五年(595年),又下令鑿砥柱,工程艱巨。
583年,隋朝遷入新都大興城後,水陸交通日見繁忙。但大興城地處中原,河流水位並不高漲。而作為漕運的主要幹道渭水,由於當時的水文地質原因,含沙量較高,在不同的河道中沉積了許多泥沙,航道很不通暢,更加阻塞了漕運的順利。開皇四年(584)六月二十一日,隋文帝楊堅詔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愷組織水工開鑿渠道。宇文愷是隋朝著名的建築家,他於582年主持規劃和建設了新都大興城,之後又營建了東都洛陽等宏偉工程。這次他又受命開鑿渠道,引來渭水流經開挖的渠道。渠道從大興城東(今陝西西安北)到潼關(今陝西潼關)共300多里長,為的就是疏通漕運,有利於交通順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廣通渠”。

歷史環境

關中雖號稱沃野,但地狹人眾,所產不足以供京師,要依靠東方諸州的賦稅。文帝以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故於開皇四年命宇文愷率領水工另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里,名廣通渠。自此漕運通利,關中賴之,故又稱富民渠。仁壽四年改名永通渠。 隋唐兩代建都長安(今西安),將關東和江南的糧食貨物運進關中,供應京師的需要是當務之急。由於渭水歷來是一條難行的運道,故漢武帝時即已開關中漕渠,以補給渭水漕運的不足①[註:參閱《中國水利史稿》上冊第一五八頁至一五九頁。]。隋統一中國北方後,漢代舊漕渠已長期淤塞而不能用,不得不仍然用渭水漕運。但“渭水多沙,流有深淺,漕者苦之”②[註:《隋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但《隋書·郭衍傳》卷六十一中又說漕運四百餘里。],很難繼續通航。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四年(公元五八四年)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即長安)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③[註:《隋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但《隋書·郭衍傳》卷六十一中又說漕運四百餘里。]宇文愷是當時有名的工程專家,參加這項工程建設的蘇孝慈和元壽等人也是懂得工程的。他們經過調查研究,規劃設計,集中大批民工軍工,從當年六月開工,僅僅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勝利建成了。渠成後,“轉運通利,關內賴之。”④[註:《隋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但《隋書·郭衍傳》卷六十一中又說漕運四百餘里。]這條運河把大興城與潼關連線起來,使沿黃河西上的漕船不再經過彎曲的渭水而直達京城長安。廣通渠的渠道在渭水之南,是在漢代漕渠的基礎上開浚的。廣通渠鑿通後,黃河三門峽的砥柱仍阻礙關東的航運,開皇十五年(公元五九五年),隋文帝下詔鑿砥柱,未見成效。此外,為了統一江南,開皇七年(公元五八七年),又著手開挖大運河的江淮河段,“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⑤[註:《隋書·高祖紀》卷一。]山陽瀆南起江都縣的揚子津(今揚州南),北至山陽(今淮安),長約三百里,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山陽瀆實際上是邗溝舊道的全面整修和疏浚。邗溝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運道,《水經.淮水注》稱中瀆水。早在公元前四八六年,吳王夫差就已開邗溝(又叫韓江)運河。不過,當初這條運河是利用自然湖泊和河流串聯而成,因而路程彎曲,風浪也大。歷史名稱三國時已改由樊梁湖(今高郵縣西北五十里)北至津湖(今寶應縣南六十里),再往北過白馬湖(今寶應縣西北十五里)入淮。晉穆帝時期(公元三四五——三六一年),地方官員陳敏在原運河的西邊,從射陽到末口開鑿了另一條路程較短而又較直的新運河,取名山陽運道,亦叫山陽水道。到隋代,這條運河雖被淤塞,但行水路線仍清楚。隋文帝修復了這條運河,稱山陽瀆①[註:參閱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還整修了汴河。在這個基礎上,隋煬帝楊廣組織續修了四條首尾銜接的運河,即通濟渠,永濟渠、江南運河,並擴建和改善了山陽瀆。

廣通渠 - 重要性

文帝楊堅登基之後,營建新都大興,當時關中雖號稱沃野,但秦漢時代所修築的水利設施已因數百年的戰亂而殘破,加上地狹人眾,糧食產量不足以供應京師所需,所以要依靠東方諸州(郡)的賦稅。楊堅因渭水流速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故於開皇四年(584)命宇文愷率領水工另外開鑿漕渠。從大興城西北引導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到潼關注入黃河,全長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此後漕運通達便利,關中地區依賴此運河,所以又稱為富民渠。仁壽四年(604)改名永通渠。是隋朝所開的五條運河中,唯一為東西走向的運河。開皇七年,隋為了征服南方陳朝預作準備,開鑿山陽瀆,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東南經射陽湖與邗溝相接。溝通了山陽、江都(今江蘇揚州)之間,自淮河入長江的運道。
西漢時,因渭水運量很少,曾在長安黃河間鑿過一條名叫漕渠的運河。後來,因東漢定都洛陽,糧食西運任務大減,漕渠由於失修,不久報廢。隋朝只好重開新渠。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鑿渠引渭水,經大興城(長安城)北,東至於潼關,漕運四百餘里,關內賴之,名之曰富民渠”。(《隋書·郭衍傳》)富民渠雖發揮重要作用,但因倉促成渠,渠道淺窄,航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東糧西運的需要。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動工,加以改建。
這次改建,要求鑿得深寬順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種兩舟相併的船,體積大,容量多。《戰國策·楚策》說:“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要通航這樣大型重載的舫,渠道必須又深又寬。改建工程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大興城的設計者宇文愷主持。動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歷渠道,觀地形之宜”(《隋書·食貨志》),以便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渠道布置得更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即竣工。新渠仍以引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廣通渠的運量大大超過舊渠,對緩和關中糧食的緊張情況,有重要作用。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關中大旱,但是無災。當時所以旱而無饑荒之災,與發放300多萬石廣通倉的糧食有關。廣通倉在廣通渠旁的華州(今華縣),這裡的糧食,就是沿廣通渠從東方運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