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毛蓮雪

氈毛蓮雪

氈毛蓮雪(學名:Saussurea velutina W. W. Smith),是桔梗目、菊科、風毛菊屬、雪蓮亞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7-35厘米。根狀莖粗。莖直立,被黃褐色長柔毛,基部被褐色殘存的葉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氈毛蓮雪
  • 學名:Saussurea velutina W. W. Smit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菜薊族 Cynareae
  • 亞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風毛菊屬 Saussurea
  • 亞屬:雪蓮亞屬 Subgen. Amphilaena
  • :氈毛蓮雪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雲南、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7-35厘米。根狀莖粗。
莖直立,被黃褐色長柔毛,基部被褐色殘存的葉柄。
基生葉早落;下部莖葉有葉柄,柄長2.5厘米;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9-12厘米,寬0.7-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疏生小鋸齒,兩面密被黃褐色絨毛;中部莖葉漸小,無柄,與下部莖葉同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最上部莖葉苞葉狀,倒卵形,紫紅色,長3-4厘米,寬1.5-2.2厘米,膜質,邊緣有細齒或幾全緣,兩面被淡黃色絨毛,半包圍頭狀花序。
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有長5毫米的小花梗。總苞半球形,直徑2.5厘米;總苞片4層,黑紫色或邊緣黑紫色,外面被黃褐色長柔毛,外層披針形,長1.1厘米,寬4毫米,頂端長漸尖,中層長圓狀披針形,長1厘米,寬 1.2毫米,頂端長漸尖,內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1毫米,頂端長漸尖。小花紫紅色,長1厘,管部長3毫米,檐部長7毫米。
瘦果長圓形,長3毫米。冠毛污白色,2層,外層短,糙毛狀,長4毫米,內層長,羽毛狀,長1.9厘米。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高山草地、灌叢及流石灘,多在海拔5000米。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稻城)、雲南(麗江、德欽)、西藏(察隅、八宿)等地。

栽培技術

一、雪蓮花的生長習性
氈毛蓮雪生長在海拔3600 -4800米之間的風化帶和雪線上的石隙,礫石及砂質濕地中,喜潮濕和涼爽,光照強烈的複雜性氣候環境。能在5—39℃常發芽生長。盛花期,能迎著寒風傲雪及烈日毅然開放,生命力極強。
二、雪蓮花種的選擇
要選籽粒飽滿,棕黑色個大而有光澤的籽粒做種子,有利發芽破土出苗。去掉乾癟無光,個小黃白色籽粒,以免影響種子發芽率。
三、雪蓮花種的催芽
對休眠期雪蓮花種,用30℃溫水加植物生根劑比例為800:1溶液,浸泡種子8小時撈出,即可播種。目的是給種子殺菌,並促進種子迅速發芽生根。也可以直接播種。
四、營養土的配製與土地選擇
用花盆或紙筒育苗的營養土中有機肥、細煤灰和腐殖質土壤按2:2:6進行配種,再用篩子去掉土中雜質和硬塊。取得pH值為5.5-6.5的土效果為宜。
土地要選擇潮濕、溫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排水方便,含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土地為好。平整土地前要施足底肥,以腐熟圈肥,每畝1500公斤,翻入土內。做成寬1.5米左右的苗床,長度隨意平整後,待播。
五、雪蓮花的播種與移栽
將營養土澆水混合,使之達到手捏成團,鬆手即散,裝入紙簡礅實、播種時種子一定要平放穴中,再培上相當種子長度厚度的營養土,輕輕壓實,上面鋪放一層薄草,水往草上澆,保持土壤濕潤,地溫8-20度10天左右出苗,小苗出土後及時去掉薄草,使小苗得到光照。待幼苗長到5-6厘米高時,便可移栽到花盆及田間,按行株距15厘米 -20厘米進行定植,最好選擇在陰天或雨後進行,這樣成活率高。
六、田間與肥水管理
雪蓮花生長期間,須除草鬆土,土壤乾旱要及時澆水,一次性澆透,但不能澆澇。盛夏熱天以清早或傍晚澆水為好。溫室培育雪蓮花,最好用軟水,雪水及冰水澆花,更有力其茁壯成長。對生長衰弱短小的雪蓮花,可結合澆水,按濃度1:600加生長素,進行根外追肥。開花前追一次過磷酸鈣,每畝助公斤,花期每隔8天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可提高花朵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