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肌紋溶解

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因肌細胞產生毒性物質而導致腎損害的一種疾病,俗稱肌肉溶解。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橫肌紋溶解
  • 英文名稱:Rhabdomyolysis
  • 主要症狀:肌肉疼痛
  • 傳染性:無傳染性
詞語解釋,社會事件,

詞語解釋

人體的肌肉分為三種:心肌平滑肌、及骨骼肌。其中的心肌及骨胳肌是有橫紋的。而橫紋肌溶解症通常是發生在和我們的肢體運動相關的骨胳肌。橫紋肌溶解症較常發生於肌肉受到大力撞擊、長時壓迫、或是過度使用之後。另有少數情況,像血管阻塞導致肌肉缺氧,以及特殊體質的患者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社會事件

自2010年7月下旬起,南京等地突然出現大量橫紋肌溶解症病例,將矛頭都指向了人們愛吃的小龍蝦
有關小龍蝦的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對於我國的不少居民來說,河鮮海鮮從來就是餐桌上的美食。特別是由於養殖技術的發展,以小龍蝦為代表的新型水產品由於其價格低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日益成為大眾青睞的飲食,小龍蝦餐飲市場也像它的鮮艷色彩一樣紅紅火火。想必不少讀者也吃過美味的“麻辣小龍蝦”,然而,卻出現了不少市民因為食用小龍蝦而導致肌肉溶解症的報導,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2010年7-8月,我國南京市接連出現30餘名“橫紋肌溶解”疾病患者,這些患者大部分都食用了小龍蝦。突患該病的患者病情往往比較嚴重,需要住院的占到一半以上,最嚴重的病人,甚至被送到重症監護室,並下發了病危通知書。雖然醫生懷疑該疾病的暴發可能與食用小龍蝦有關,但是仍然沒有找到直接證據。
什麼是肌肉溶解?
這些患者經醫院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或者“肌紅蛋白血症”,實際上這兩種診斷其實是相同的,因為肌肉溶解,病人血液中才出現了高肌紅蛋白。
橫紋肌指的是骨骼肌和心肌,特別是骨骼肌。橫紋肌溶解症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酸痛。當影響到腎臟時則會出現少尿,且尿液呈現類似“可樂”的顏色。
“橫紋肌溶解症”的病因十分複雜,物理性原因主要包括擠壓與創傷、運動及肌肉過度活動、電擊、高熱等。非物理性原因主要包括藥物、毒物、感染、電解質紊亂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及遺傳代謝性疾病等。他汀類藥物有機磷農藥、重金屬、昆蟲的毒液以及蛇毒,某些細菌和病毒感染均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小龍蝦養殖污染問題
小龍蝦對惡劣水質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如果這些小龍蝦來源於不衛生的養殖環境,可能導致小龍蝦自身的細菌和重金屬污染。短時間內突發大量病例,會不會是這些小龍蝦攜帶了某些污染物,人體攝入後形成急性的中毒症狀?
雖然小龍蝦營養價值較高,但是卻因為其“生存能力”而飽受詬病。小龍蝦較其他甲殼類動物而言,對環境的耐受性更強,能夠耐受一些較污染的水域,包括:有機污染重金屬污染等。研究表明,有機磷農藥、重金屬進行可能發生“橫紋肌溶解症”。但是,還不能表明小龍蝦體內攜帶的污染物足以引發該疾病。
上海水產大學博士生導師成永旭教授曾經指出,小龍蝦雖然能忍受一定的污染水域,但和其他的水生動物一樣,它必須在良好的水域中才能很好的生長。因此,在污染過重的水域,小龍蝦本身就難以生長。“重金屬殘留”雖然與“肌肉溶解症”存在關聯,但是因為重金屬殘留對人體的傷害是積累下來的,也不會立即表現出來,那么,只有小龍蝦體內殘留較大劑量的重金屬,且患者經過較長期的食用才有可能致病。
專家稱,現在看來,更像是一種龍蝦遭受了某種污染,導致有關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產生了毒素,吞噬了人體肌肉,導致發病。如果相關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測,證明市面銷售的小龍蝦體內攜帶有較大劑量地對肌肉可產生損害的某些有機磷農藥殘留和重金屬,那么這種假設就可能成立。
過敏體質不適合吃小龍蝦?
從南京人每天吃龍蝦的數量看,20-30個人發病屬於散發,而每人食用的蝦材和烹製方法也用不同,而每人的病情也各有輕重,因而有人懷疑該疾病和個人體質有關。
一些過敏體質的特殊人群在藥物刺激後會產生異常免疫反應。而過敏體質又跟遺傳有關,所以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過敏體質,小孩很大的可能性也是過敏體質。
龍蝦是一種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異種蛋白反應。從中醫的角度講,龍蝦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發物”,對過敏性體質的人來說是個過敏原,不少市民由於貪吃小龍蝦,身上布滿小紅斑,奇癢難耐,嚴重時還伴有痛風發作。
醫學上認為,“橫紋肌溶解症”與某些遺傳疾病存在關聯,比如遺傳性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肌肉磷酸化酶缺乏症、先天性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和磷酸甘油酸轉換酶缺乏症都可以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然而,是否是小龍蝦中的某些成分引起了食用者的過敏反應,抑或是患者本身的遺傳問題,還不得而知。
什麼是洗蝦粉?
有人提出,商販和餐廳在出售或烹製小龍蝦過程中添加了非法的“洗蝦粉”是罪魁禍首。
在2009年,我國上海等地曾經出現過不法商販在小龍蝦加工過程中添加“洗蝦粉”的事件。“洗蝦粉”並不是國家批准的食品清洗劑,該產品也只是在不法渠道中流行。由於小龍蝦多在湖泊池塘中進行養殖,它們生存環境多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因而體表的雜質也很難被清洗。不法商販和餐飲經營者為了讓小龍蝦呈現出光鮮的外表,就通過使用“洗蝦粉”來進行漂洗。
那么,會不會是這些“洗蝦粉”引起了該疾病的發生。
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洗蝦粉”的主要成分。中國農業大學飼料生物技術實驗室主任張日俊教授介紹,不同的“洗蝦粉”成分不同。有的是鹼性物質,有的是檸檬酸和亞硫酸鹽,後面這兩種成分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洗蝦粉”中還有很多沒有分離出來的成分,使用此產品會給消費者健康帶來隱患。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南京站副站長游京晶曾經對南京市面上的一種“洗蝦粉”進行化驗並認定其主要成分為草酸,該化學藥品常溫下為無色透明結晶體或白色粉末,無特殊氣味,是有機酸中的強酸,主要用於工業還原劑和漂白劑草酸和食物中的鈣結合,生成草酸鈣,容易形成腎結石。草酸如果長期少量或者微量攝入體內的話,對身體也會有影響。
因為大家知道,一些食物裡面含有鈣這些元素,鈣和草酸結合的話,會生成草酸鈣。對人體來說,草酸鈣就會形成腎結石。而草酸如果攝入量比較大的話,就會影響體內的酸鹼平衡,如果是過量食用,很嚴重的話,也會嘔吐、便血、甚至昏迷,最後導致死亡。醫學上認為,血清電解質水平和酸鹼平衡狀態相互影響、關係密切,酸中毒與電解質丟失存在關聯,而任何引起電解質丟失的疾病都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所以小龍蝦食品中殘留的草酸可能是引起該疾病的原因之一。
疾病的來源及相關治療方法
引起電解質丟失的疾病都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症,如低鉀血症、低磷血症、低鈉血症。因為肌肉細胞膜被破壞,使得肌肉細胞中的內容物被釋放到血液中,這些內容物就包括大量的肌紅蛋白。由於肌紅蛋白需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肌紅蛋白本身就是個“大個子”,所以很容易阻塞腎小管,影響腎功能
症狀較輕的會產生血紅蛋白尿,嚴重的還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對肌紅蛋白血症患者,醫生會採用鹼化尿液處理,並給患者輸液、讓患者多飲水,以幫助肌紅蛋白排出體外。一些不是特別嚴重的腎臟損傷也是可以逆轉的。
重新認識小龍蝦
小龍蝦是一種淡水龍蝦,因為它比一般的淡水蝦類體形要大,又像龍蝦一樣顏色鮮艷、肉質豐厚,但是卻不像龍蝦一樣昂貴,所以取代其它蝦類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小龍蝦原產於北美,上海最早被證實存在小龍蝦是1956年,如今它們已經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流地區。
我國市場上流行的小龍蝦多是克氏原螯蝦,它是淡水龍蝦中經濟價值最高的一種,其產量達到全世界淡水龍蝦產量的70%到80%。雖然小龍蝦是一種美味的食品,但是,由於它“不潔”出身的傳言和現代環境的污染,卻讓許多食客對它又愛又恨。
那么,小龍蝦究竟是否適合端上餐桌?事實上,小龍蝦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也許因為它味道比較鮮美,歐美人也非常喜歡小龍蝦;在2003年,中國每年出口的冰凍小龍蝦仁達14萬噸,折合成原料蝦在80萬噸以上。
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較高,占總體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蝦肉內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於其它食品。另外,小龍蝦還可以入藥,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後的傷口生肌癒合。所以說,如果在清潔環境生長,這樣的小龍蝦應該是一種比較健康的食品。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選購小龍蝦呢?
1 判斷小龍蝦的養殖環境:看蝦腮是否發黑,發黑則表明生長環境不良。水質較差的環境中生長的小龍蝦,從腹部看有明顯的黑色的污染物,個體也往往較小。
2 判斷小龍蝦是否新鮮:在外出就餐中,觀察蝦尾是否彎曲的辦法並不可靠,更為可靠的辦法是觀察蝦尾肉本身,如果蝦尾肉呈現粘糊狀,那么這可能是已經腐敗的蝦。
3 避免食用“洗蝦粉”加工過的小龍蝦:用“洗蝦粉”洗過的蝦特徵很明顯,會呈現出鮮亮、乾淨的樣子,但殘留在蝦殼上的異味仍難以去除;而且由於其強烈的腐蝕性,過半的小蝦會發生螯肢掉落。如果購買或者食用中發現小龍蝦有刺鼻的氣體或者肢體不全,那么就要謹慎購買和食用。
4 摘除毒素易堆積的部分:水質中的重金屬的積累小龍蝦主要集中在殼、鰓和肝胰腺中,也就是小龍蝦的頭部,而在肌肉中的積累相對較少,因此,在食用和烹飪過程中摘除頭部,可以降低健康風險。
5 使用適當的清洗方法:對於剛購買的小龍蝦,用清水浸泡2-3個小時,讓小龍蝦將體內的雜質吐出,然後清洗乾淨,切勿選用市面上銷售的“洗蝦粉”。
6 使用正確的烹飪方法:高溫煮沸和油炸的方法可以殺死細菌殘留,尤其要避生食小龍蝦,在國外曾經發生過生食龍蝦感染肺吸蟲病的病例。由於小龍蝦蛋白質含量高,而蛋白質腐爛後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很大損害,所以建議小龍蝦做好後,最好一次吃完。
其實通過上述這些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健康風險,對於許多小龍蝦愛好者來說,通過選購優質、衛生的小龍蝦,經過合理的烹飪,就可以享受美食——因噎廢食也是沒有必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