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渙(隋朝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渙(53-~587年),字大通,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北魏到隋朝時期大臣,北魏驃騎大將軍楊騰之子。

北齊建立後,授中黃門,遷冗從僕射。北齊滅亡後,進入北周為官。宣政元年,授巷伯上士,轉內侍中尹、宮伯都上士

隋朝開皇七年,卒於長安,時年五十八。

基本介紹

  • 本名:楊渙
  • 字號:字大通
  • 所處時代:北魏→隋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弘農華陰
  • 出生時間:530年
  • 去世時間:587年
  • 主要成就:中黃門 冗從僕射 內侍中尹 宮伯都上士
親屬成員,墓志銘,

親屬成員

楊延貴,北魏北徐州刺史、華陰縣侯。
楊騰,驃騎大將軍、司空公。

墓志銘

大隋大都督內侍中尹楊府君墓誌
公諱渙,字大通,弘農華陰人也。(姬昌)庭飛赤雀,文德被於八荒;(姬發)舟躍白魚,武功加於四海。葉分枝布,命氏異稱。禮樂之子孫焉,仁義之苗裔焉。公即魏北徐州刺史、華陰侯延貴之孫,驃騎大將軍、司空公騰之元子也。
挺生岐嶷,便異恆童。燕侶鴻儀,雞群鶴貌。昔者高歡自擅,政在臣門。(曹操)都許之意可知,(董卓)保郿之心巳顯。司空府君秉誠執義,率武勸文。翼主匡危,不顧妻息。公幼羅非所,冥以幽官。引罪自聘,稱德君父。塗遙白日,望飛雁而長悲;地阻黃河,睹游魚而涕咽。常以秦鄴未一,生死難期。惡利潛名,永深悲恨,方十未矣,元直(徐庶)有棄命之辭;存亡莫測,倉舒(曹沖)有讓官之請。有齊肇運,內軸推人,抑授中黃門,仍遷冗從僕射。公每自噫嘆,吾豈不知掛冠避地,親老懸車,難以從也。恂恂接士,愕愕公平。門無豪勢之賓,巷有長者之轍。齊武平三年,大夫人薨於晉陽宅。公隱齒見骨,嘔血枯骸。如慕如疑,死矣亡矣。會稽(夫差)墳側,晝夜煩冤;汝南(袁紹)墓前,哀號不絕。齊歷雲季,周有其邦。宣政元年,授大都督、巷伯上士,尋轉中尹、都上士,表願私停,抑而不允。大隋布彼堯心,循斯禹跡,野有送民,朝無乾仕,遂得琴低舞鶴,窗對言雞,院垂五柳,庭荒三徑。條枯葉墜,終身之兆將臻;梁壞山頹,啟足之徵巳及。開皇七年七月,舊疾暴增,卒於京第,時年五十八。公曾游龍首山陽,徘徊臨洮,乃嘆曰死而得地,斯之是乎?先墳雖在本鄉,棄骨魂歸,何勞過煩生者,即以九年十月廿五日卜葬其所。丹魚細動,素鶴徐飛。蔣翊之哭流哀,田橫之歌可痛。玄門一掩,魂去無歸。白楸易塵,形從物往。霄寒露泣,風勁松悲。月滿空塋,雲昏壟樹。螢飛隧木,照書之用無由;菊散堂封,泛酒之期何曰。嗚呼哀哉!鐫碑漢水,見者思人;鏤石荊山,悲深行路。銘曰:
我氏之本,周有其先。九方撫地,七百承天。握圖而肇,膺聖乃遷。載斾秉鉞,功成化宣。西伯之續,東京盛族。野次名儒,朝連華轂。枝分派水,出幽登木。位逐三魚,公隨四玉。乃祖乃父,方伯司空。攀雲蒞職,割地居封。風儀肅肅,氣岸雍雍。蓋飛移鶴,旌懸徙虹。嗟我生年,奸雄競主。劬勞莫報,山川異所。哀哀父母,煢煢誰撫。彼倉者天,死生長阻。關路激流,自鄴還周。先公之冢,樹拱雲浮。尊顏何處,空悲一丘。預布泉下,溫凊其修。天長地久,人移其壽。菟轉過庭,烏飛度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