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書行書七言聯

梁同書行書七言聯

梁同書行書七言聯是一種清代的中國書法。

梁同書行書七言聯,梁同書生平簡介,

梁同書行書七言聯

【名稱】梁同書行書七言聯【類別】中國書法
【年代】清代
【文物來源】朵雲軒2005年春拍
【尺寸】140×32cm
【簽書】鄂廬藏,松窗。
【釋文】金鐘大鏞在東序,履跡衣香近上台。
【款識】衣聞學長兄,山舟梁同書。
【鈐印】「梁同書印」(朱),「元穎」(朱)
【鑑藏印】「澄江奚氏小冬花庵藏」(朱)
【備註】曾經褚德彝題簽,奚萼銘舊藏。
此副梁同書《行書七言聯》,每聯縱129厘米,橫28厘米,灑銀箋本;上書“聲華馥似當風桂,氣味清於著露蘭”十四個字。該聯首尾一貫,左右顧盼,和諧統一,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章法疏朗開闊,健美流暢,結體平正端莊,俊美修長。布局正欹相間,以險取勝,顯得俏氣飄逸,有自然生動之氣象。點畫圓潤渾厚,每字、每筆之間都有顧盼,顯得筆斷意連,真氣瀰漫。如“聲”、“似”、“清”、“蘭”等字,筆畫雖不相連,但有連的意向,氣勢貫通,氣韻生動。實筆之中,常常行中有留,如“華”、“當”、“露”等字的橫畫突出,富有波動。而連續之中又有一種停頓的傾向,秀逸天成,活而不滯。同時,筆畫的粗細變化很大,如“桂”、“氣”、“蘭”等字的收筆粗重,而與之相對應的較細的筆畫也不軟弱,體現了動與靜的結合,生動而活潑。
該聯上款“貢庭學長兄”,因年代久遠,此“貢庭”已不可考;下款“山舟梁同書”,下鈐“山舟”白文印。因此,此聯當是梁同書精心之作,具有一定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梁同書 行書七言聯梁同書 行書七言聯

梁同書生平簡介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晚號不翁,九十以後號新吾長翁。錢塘(今杭州)人。詩正子。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特賜進士,官侍講。年四十乞歸,嘉慶丁卯重宴鹿鳴,加學士。博學多文,善鑑別前人手跡,過眼輒判其真偽。尤工於書,初法顏、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後愈臻變化,純任自然,自立一家,負盛名六十年。與翁方綱、劉墉、王文治齊名。清朝能書人鮮有長於大字者,同書作字愈大,結構愈嚴,魄力沉厚,觀者莫不嘆絕。日本、琉球、朝鮮諸國皆欲得片縑以為快。喜用許虛白紙,夏岐山、潘岳南筆。刻石必陳雲杓、陳如岡、馮鳴和,今虛白齋紙盛行,潘、陳皆因以致富。年九十餘,尚能作蠅頭楷,為人書碑文墓誌,終日無倦容。間作畫,善人物、雜卉,宕逸有奇致,惜為書名所掩,世鮮知者。卒年九十三。著頻羅庵論書、直語補證、頻羅庵書畫跋、頻羅庵遺集。陳銑為刻瓣香樓帖,吳修為刻青霞館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