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香(中藥)

杜香(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杜香,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寬葉杜香Ledum 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 的葉。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地區。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於慢性氣管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杜香
  • 別稱:喇叭茶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杜香屬
  • :寬葉杜香
  • 分布區域:東北及內蒙古地區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甘、苦,性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慢性氣管炎。

相關配伍

慢性氣管炎:杜香原油膠囊100mg每日3次。初服本品部分病人胃部可能有輕度不適,但繼續服藥多數均能自行消失。一般服一個月,隨著療程增長,療效也會增高。

用法用量

用葉提取揮髮油使用。用量:(1)杜香油單萜烴餾分膠囊(每丸50mg)每次2丸,每日3次。(2)杜香原油(每丸50mg)每次2丸,每日2次。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集,陰乾。

形態特徵

常綠直立小灌木,多分枝;皮剝離後常灰紫色。芽大,生於枝頂。單葉互生,葉片為線狀披針形或狹長圓形,長2-8cm,寬0.4-1.5cm,葉緣稍反卷,背面具鮮銹色毛,有強烈香氣。夏季開白色花,傘房花序,出自去年生的枝頂;花梗細長,有黃褐色疏短毛;萼片5;花瓣5,分離,長卵形;雄蕊10,花絲基部有褐色細毛;花柱線形,宿存。蒴果卵形,有褐色細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750m的疏林下,水甸邊,林緣或濕草地。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地區。

性狀鑑別

莖類圓柱形,長短不一,表面黃褐色,具細條紋及疏生的皮孔。葉片矩圓狀披針形,長2-8cm,寬0.4-1.5cm,邊緣略反卷,下面有黃褐色厚絨毛,沿中脈尤多。葉革質,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鎮咳和祛痰作用。
2、對慢性氣管炎的作用。
3、毒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