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社舊址

日本神社舊址

日本神社舊址,位於中國南京市鼓樓區五台山1號,五台山體育中心東側,原為侵華日軍仿照日本東京靖國神社而建的南京神社,設計者為高見一郎,為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春興工建築,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年竣工。神社坐北面南,為磚木結構建築,柱跗式台基、方形外廊柱、寬而矮的歇山頂、黑色瓦、杏黃色的牆壁、褐色的窗戶,屬於典型的日式和風風格建築。正門及側門兩側均有兩隻石獅子,保留完好。

抗戰勝利後,神社改為中國抗戰陣亡將士紀念堂;解放後歸江蘇省體育局(原江蘇省體委)使用;神社附屬建築也逐漸被拆除,只剩下正殿和側殿,現以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分別被冠以“五台山一號建築-1”和“五台山一號建築-2”的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日本神社舊址
  • 地理位置:南京市鼓樓區
  • 建造年代: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竣工
基本介紹,歷史沿革,

基本介紹

“神社”位於南京五台山現江蘇省體育局大院內,黑片瓦、丹柱、飛檐、杏黃色牆壁,為典型的日本廟宇式平房。進入“神社”,內有兩個寬敞的大廳。據抗戰史研究專家王炳毅介紹,這幢平房是神社的正殿,二戰時,正殿兩側米黃色的廂房內建有一排排木製方格,存放侵華日軍陣亡、病死者的骨灰,每個骨灰盒上寫有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軍銜等,還嵌有照片。
日本神社舊址
侵華日軍在侵占南京期間,曾在南京仿建了一個“靖國神社”,專門供奉日本的天照大神像與日軍陣亡者亡靈。江蘇省作協會員、抗戰史研究專家王炳毅感嘆,保留神社遺蹟很有歷史和現實意義,這是日本二戰時發動對華侵略戰爭的有力罪證。

歷史沿革

“五台山1號建築-1號”是它現在的名字,目前是由江蘇省建工集團第七建築公司作為辦公在使用,而附近的居民都稱呼它為“大廟”。距該處建築東南側約50米的地方,還有一座類似建築“小廟”,“體育局老同志之家”則是它現在的身份。“這裡以前是日本人發動侵華戰爭時安放戰死官兵骨灰的地方。”
1939年10月,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在南京建立後,日軍總部即著手建造“南京神社”,並仿照東京“靖國神社”的規制與格式,設計出南京這座“神社”。1940年2月,日方出動兩個大隊士兵動工建設“神社”。工程建造歷時近兩年,於1941年底基本建成。
“二戰時期,日軍在占領的地方都會建造神社,而位於南京五台山的這處神社則是日軍當時在中國建立的最大的一座神社,當時日軍在華東地區戰死的官兵都會運到五台山附近的清涼山火葬場進行火化,骨灰則就近在五台山的神社進行臨時的祭奠悼念,然後由輪船經長江水道入海運送回日本。”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系教授經盛鴻說,當時建造完成時的規模比現在大好幾倍。
據資料顯示,抗戰結束後,原國民政府將其改造為“中國抗戰陣亡將士紀念堂”,解放後一直作為江蘇省體育局和江蘇省體育總會駐地。目前,只有神社的兩座主體建築保留了下來,其餘附屬建築大部分都陸續被拆除了。2011年這兩座建築已被列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