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文化

日本企業文化

世事如棋,上世紀80年代日元經濟橫掃全球之際,日本企業獲得廣泛的讚譽,終身僱傭制和團隊精神成了國際企業的樣板。可當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之時,日本企業又因為創新匱乏和反應遲鈍成為被批判的靶子。然而迄今為止,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中,日本企業比比皆是;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幾乎所有重要的行業中,都能看到著名日本企業的影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企業文化
  • 整體評價:雷厲風行的美國企業文化相比
  • 企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
  • 稱雄世界:世界的動因
整體評價,潛規則一,潛規則二,潛規則三,潛規則四,潛規則五,

整體評價

與創新叛逆、雷厲風行的美國企業文化相比,日本企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這既是日本企業稱雄世界的動因,也是約束日本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筆者試圖在這裡梳理一下日本主流企業文化中的潛規則。

潛規則一

評價員工的首要標準是對企業忠誠度個人能力合作意識並非不重要,但是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低於前者。中國企業界的精英們熱衷於在個人簡歷里堆砌不同公司的經歷,似乎自己炒掉的老闆和公司越多,個人能力就越強。在日本白領看來,這恰是職業生涯大忌。雖然終身僱傭制名義上已經取消,但仍然有不少人選擇從一而終,很多公司還將不主動裁員作為一個基本準則,如果員工實在太差,就用不加薪的方法來傳遞信息。跳槽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太頻繁,並且在下一次應聘時要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因為在日本企業家眼中,一個對以前公司棄若敝履的人,絕對不值得信賴

潛規則二

要在一家企業中長期發展,穩居中游是最優策略。這條規則尤其適合於初進職場的大學畢業生。要在日本公司里長期發展,必須具有耐心。在很多日本人的潛意識中,不落後於他人是最佳狀態。如果一個人過分熱衷於自我表現,不但會招致同事的反感和抵制,而且上司也可能感覺受到威脅從而無情打壓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中國哲理同樣適用於日本企業。

潛規則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新人剛進公司,往往會做些瑣碎細緻的工作。很多人都覺得無聊沒勁,事實上這是管理層考驗員工的第一步。通過這一關後,尤其在某些中小公司,管理層往往會給員工很大的自由,讓其放手去乾一件重要事情,藉此來考察一個員工應對壓力、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協調各方面關係的能力。一旦員工通過了這項考驗,就可能被重用,否則就會被貼上不堪大用的標籤。這種從每件事情成功與否,來決定下一件事情是否分配給特定員工來乾的做法,看似不給犯錯誤的員工第二次機會,顯得不合情理,實則是要求員工集中精力完成每一項任務,從而有助於提高公司效率。

潛規則四

不率先創新,但是把細節做到極致。按照經濟學術語來說,日本企業家多是風險規避者,他們不願意付出創新的高風險成本,但是日本企業令人尊敬之處,就在於實現了模仿時滯最小化。往往是歐美企業研製出新技術不久,日本企業就用巨資購買之,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消化吸收之,然後用全球領先的工藝迅速地生產成品,而且其產品無論在品質還是價格上往往都優於歐美的競爭對手。推而廣之,那種雄才大略但是忽視細節的精英們,在日本企業往往得不到太好的發展。原因就是上司們習慣於從細節來考察員工的績效。正所謂魔鬼在細節中。

潛規則五

女性依然難以受到重用。在日本企業界和政界的高層,女性身影依然寥寥。大多數日本男女堅持認為,女性結婚後辭職照顧家庭,天經地義。在日本,女強人更多地是個貶義詞。據說,日本女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時依然會努力尋找工作,但是目的不是為了事業和金錢,而是為了覓得金龜婿。因為一旦找到個好郎君,婚後就可以不再工作一勞永逸,不亦樂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