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時代

攝政時代

攝政時代(英文:Regency era)是指1811–1820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兒子,威爾斯親王喬治(後來的喬治四世)攝政的時期,喬治三世因精神病情日益嚴重,被認為不適合統治,於是他的兒子以攝政王的身份代理統治。1820年喬治三世逝世後,攝政王喬治正式加冕為喬治四世。1795-1837年期間,包括喬治三世統治的後期和他的兒子喬治四世和威廉四世統治時期,有時也被視為攝政時代,在這個時代英國建築、文學、時尚、政治和文化出現了獨特的風格。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後,攝政時代結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攝政時代
  • 外文名:Regency era
  • 時間:1811年-1820年
  • 地點:英國
社會狀況,大事年表,1811年,1812年,1813年,1814年,1815年,1816年,1817年,1818年,1819年,1820年,

社會狀況

攝政時代以其在藝術和建築方面的優雅和成就而聞名。這個時代是一個偉大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時期。這一時期英國在歐陸上與拿破崙以及其他戰線的戰爭,深刻影響了國內以及國際上的商業和政治。儘管發生了許多流血事件和戰爭,但攝政時代仍然是一個偉大的變革以及在文化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時期,塑造和改變了整個英國的社會結構。
社會生活的變遷社會生活的變遷
當時的攝政王喬治熱衷於贊助藝術和建築。上層社會在文化與藝術領域的蓬勃發展,在某種程度上算是進入了“小文藝復興”。喬治花費重金建造和翻新了美麗而充滿異國情調的布萊頓館,華麗的卡爾頓宮以及許多其他公共工程和建築。
1826年的布萊頓宮1826年的布萊頓宮
在這一時期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時的英國在美麗與時尚的背後也有陰暗的一面。在倫敦一些不那么富裕的地區,盜竊、嫖娼、賭博、黑幫活動以及酗酒都十分猖獗。1801-1820年倫敦人口從不到一百萬迅速增加到一百五十萬,這造就了一個狂野、動盪而又充滿活力的社會。推動這些變革的不僅僅是金錢和反叛的青年,還有重大的技術進步。1814年,泰晤士報採用了蒸汽印刷。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每小時印刷1,100張報紙,而不是之前的200張,生產能力和需求都增加了五倍。印刷技術的提高為廣受歡迎的時尚小說的興起提供了條件,在這些小說中,出版商炫耀富人和貴族奢侈的生活。 社會貧富差距如此巨大,以至於那些上層階級的人的生活可以被下面人民視為完全遙不可及的小說故事。

大事年表

1811年

威爾斯親王喬治·奧古斯塔斯·費德里克正式成為攝政王,攝政時代開始。威靈頓公爵半島戰役中成功阻擊了法軍。格拉斯哥的紡織工人發生騷亂。

1812年

首相斯潘塞·帕西瓦爾被刺殺。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爆發。 英國人在薩拉曼卡戰役中戰勝法軍。燃氣公司(Gas Light and Coke Company)成立。 1812年2月7日,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作家兼社會評論家查爾斯·狄更斯於出生。
首相被刺殺首相被刺殺

1813年

簡·奧斯汀的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正式出版。 威廉·赫德利(William Hedley)發明的早期蒸汽機車在軌道上行駛。 貴格會監獄改革家伊莉莎白弗萊在紐蓋特監獄開始了她的工作。

1814年

反法同盟法國簽訂《巴黎條約》,拿破崙戰爭結束。 拿破崙退位並被流放到厄爾巴島。威靈頓公爵在倫敦的伯靈頓大廈接受了榮譽。英國士兵燒毀了白宮。煤油燈開始在倫敦的街道上使用。
1814年的泰晤士河1814年的泰晤士河

1815年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並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 英國通過《玉米法》限制了玉米進口。
威靈頓公爵威靈頓公爵

1816年

印度尼西亞發生火山噴發之後,英國進入了“沒有夏天的一年”。英國將印度尼西亞殖民地歸還給荷蘭

1817年

夏洛特公主(攝政王的女兒)因分娩併發症而死。
夏洛特公主夏洛特公主

1818年

夏洛特女王在基尤去世。 曼徹斯特棉花紡紗廠發生罷工。 達勒姆郡斯坦霍普發生騷亂。倫敦的皮卡迪利廣場開始建造。

1819年

未來的維多利亞女王肯辛頓宮被命名。 1819年,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入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 第一艘蒸汽動力船(SS Savannah)橫跨大西洋,從喬治亞州薩凡納抵達利物浦

1820年

喬治三世去世,攝政王喬治正式加冕為喬治四世。上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喬治四世與卡羅琳女王離婚,但由於公眾的壓力,該法案被撤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