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達納”自行火炮

捷克“達納”自行火炮

“達納”自行火炮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研製,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役。該炮車長10.5米,寬2.8米,高2.6米,重23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捷克“達納”自行火炮
  • 外文名:samohybné dělostřelectvo "daně".
  • 國家:前捷克斯洛伐克
  • 服役時間:上世紀80年代初期
  • 戰鬥全重:28-29噸
  • 乘員:4人
  • 彈藥基數:60發
  • 口徑:155毫米
  • 最大射程:28.23公里
武器介紹,輪式大炮先驅,不過時老裝備,首創,使用國,

武器介紹

達納自行火炮於1970年捷克斯洛伐克軍方開發,火炮採用前蘇聯2C3(M1973)式152mm自行榴彈炮炮身,底盤採用太脫拉815(8x8)卡車底盤,1981年正式服役。到1994年共生產750輛。其戰鬥全重因攜帶的彈藥不同而不同,在裝滿燃油攜帶40發炮彈時的戰鬥全重為28.1噸;在裝滿燃油攜帶60發炮彈時戰鬥全重為29.25噸;在裝滿燃油而不帶彈藥時車重為28.1噸。由於彈藥基數不同,最大速度也不一樣,攜帶40發炮彈時為80千米/小時;攜帶60發炮彈時為70千米/小時。乘員4人,即車長、炮長、裝填手和駕駛員。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他的右側是車長,他們都有帶裝甲護板的觀察窗。中部為戰鬥室,炮長位於炮塔內左側,裝填手位於右側。炮塔由正、倒兩個稜錐台構成,以具有很好的彈道防護。上部呈正稜台狀,以縮小正面面積,減少中彈的可能性;下部呈倒稜台形,有利於縮小炮塔座圈尺寸。整個炮塔像坐落在凹坑裡一樣,炮塔座圈的高度顯得很低,從而至炮塔頂的車高只有2.85米。 152毫米榴彈炮安裝在炮塔中央的縱向開口內,以增大火炮的高低射界。炮塔頂部右後側裝有1挺高射機槍,左前側有炮長門和瞄準鏡。炮塔右側開有小門。此外,炮塔上還裝有液壓驅動的吊具,用於吊裝補充彈藥。

輪式大炮先驅

與常見的自行火炮的後置式炮塔不同,“達納”的大型炮塔位於車體中部,反倒像一輛巨大的“輪式坦克”。其炮塔上部呈正稜台狀,以縮小中彈面積;下部呈倒稜台形,有利於縮小炮塔座圈尺寸。炮塔的旋轉用液壓驅動,必要時也可手動操作。152毫米口徑榴彈炮安裝在炮塔中央的縱向開口內,可發射榴彈、破甲彈和火箭增程彈等彈藥,最大射程可達28.23公里。用自動裝填機供彈時,射速可達5發/分鐘。由於採用開放式設計,“達納”還可換裝長身管火炮(7144毫米),將最大射程提升到32公里。此外,“達納”還可裝備155毫米口徑火炮,發射北約標準的155毫米彈藥,最大射程為39.6公里。
雖然與當前各國新開發的大口徑輪式自行火炮相比,“達納”在射程、射速方面已沒有明顯的優勢,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該炮絕對稱得上設計新銳,是同類武器的先驅。

不過時老裝備

由於皮實耐用且價格合理,“達納”自行火炮的銷路也不錯。除裝備捷克斯洛伐克兩國外,利比亞波蘭喬治亞也都購買過這種火炮。
進入21世紀,“達納”自行火炮並沒有銷聲匿跡。在2008年的俄羅斯-喬治亞衝突中,格軍裝備的“達納”自行火炮就曾給俄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不過在俄軍強大空中火力的壓制下,有4到9輛格軍“達納”火炮被摧毀。
此外,目前正部署在阿富汗東部加慈尼省的波蘭“白鷹特遣部隊”也裝備有“達納”自行火炮。該部隊與美軍及阿富汗安全部隊協同作戰,而“達納”火炮主要負責為其提供遠程火力支援。
目前,美歐陸軍都在向輕型化發展,輪式自行火炮正大行其道。尤其是在阿富汗這樣的非常規戰場,輪式火炮仍有廣闊的發揮空間。可見,“達納”並未過時。

首創

“達納”自行火炮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任意角自動裝彈機的大口逕自行火炮,這使得它擁有遠遠高於同時期蘇制2S3自行火炮的戰鬥射速。大大提高了其綜合作戰能力。目前坦克上使用的自動裝彈機多為固定角自動裝彈機,而對於自行火炮來說,任意角自動裝彈機更能提高其火力打擊能力

使用國

前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
斯洛伐克
波蘭
利比亞
喬治亞
賴比瑞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