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油麵

手工油麵

手工油麵是大別山地區特有的傳統麵食,迄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由於工藝獨特,尤其是對天氣、溫度、濕度及食鹽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民間以祖傳師承的方式傳承。其粗細均勻,口感勁道,易煮不糊,全部製作過程均為手工操作,俗稱“一根面”,是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民間民俗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工油麵
  • 淨重:500g
  • 保質期:6個月
  • 產地:湖北省紅安縣
食品簡介,製作步驟,

食品簡介

品名:手工油麵 黃曉土食油麵 紅安油麵 胡師傅油麵 鹽面 貢面
淨重:500g
原料與配料:精製麵粉、精鹽、芝麻油、山泉水
保質期:6個月
產地: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
純手工製作油麵,粗細均勻,口感好!是送禮,訪友,饋贈佳品!

製作步驟

1.和面:將麵粉加入紫陶盆,注入精製鹽調和的山泉水(精鹽與麵粉成一定比例)邊加邊攪和,軟硬適度,直至起面泡,然後將麵團密閉靜置1.5小時。在案板上反覆揉搓,再攤成3厘米厚的麵皮。
2.盤條:將麵皮切成3×3厘米寬的條坯,進而將條坯揉為直徑1厘米的圓條,邊揉邊抹芝麻油,然後卷在紫陶盆內,用保鮮紙蓋上,靜置約7-8小時進行發酵。
3.上筷:用兩根小竹竿(長50厘米、直徑為1.5厘米)固定在面盆邊木架的眼孔上,竿距10—16厘米。將麵條交叉纏在兩根小竹竿上,麵條粗約1.5厘米,置木櫃靜置4小時。
4.分條:將晾面架置通風,乾燥處。然後把木櫃內麵條逐個取出插上晾架上面小孔,將麵條彈拉成長約180厘米,插於相對的下孔。麵條風乾75%後,進行第一次分條,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第二次在風乾90%時。完全風乾後即可裝箱了。
5.裝箱:取下麵條平放在面案板上切成20厘米長條,分500克1把,用白皮紙條(或麻繩)拴住麵條中部裝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