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習慣

思維習慣

思維習慣也稱思維傳統。是指人們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長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有較大影響的思維模式。思維習慣有巨觀與微觀之分,從巨觀上看,思維習慣是指那種在特定歷史時期社會上居主導地位的思維模式。如古希臘,形成了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演繹思維模式,其具體內容為形式邏輯的“三段論”以及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基本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維習慣
  • 作 者:(美)科斯塔
  • 出版社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6
思維習慣與情緒,圖書,版權資訊,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思維習慣與情緒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決定情緒,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讓人們偏愛某種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方法。比如,悲觀消極的人總是傾向於從負面的的角度看待問題,總是先想到最壞的結果;相反,樂觀的人不管處境多么不好,還是能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舉個例子,在沙漠悲觀和樂觀的兩個人都看到剩下半杯水的杯子,悲觀的人慣性的思維會讓他只關注少了那半杯水,而樂觀的人則會關注還剩下的那半杯水。
思維習慣

圖書

版權資訊

書 名: 思維習慣
作 者:(美)科斯塔
出版時間: 2006
ISBN: 9787501954797
開本: 16
定價: 40.00 元

內容簡介

思維習慣:發現和探索;思維習慣:激活和使用;思維習慣:評價和報告;思維習慣:整合和保持。
本書的目標是要幫助教育者教授這些思維習慣。本書將發展這些習慣看作是廣泛的、持久的和必需的終身學習,適用於學生,也同樣適用於成人。希望通過教學生(和成人)運用思維習慣,使得我們在遇到不確定和具有挑戰性的情境時,能夠利用思維習慣來應對。該書內容包括:思維習慣:發現和探索,思維習慣:激活和使用,思維習慣:評價和報告,思維習慣:整合與保持。希望這些習慣能夠幫助教育者們培養出善於思考、富於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的,能夠在日益紛亂、複雜和信息龐雜的社會中卓有成效地生活的個體。

作者簡介

ArthurL.Costa是薩克拉曼多加州州立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和位於加州CameronPark的智力行為學院的主任。他曾擔任課堂教師、課程顧問和助理教育廳長,還是國家航空學和空間管理的教育計畫的主任。他曾在所有50個州,還包括墨西哥、美洲中南部、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非洲、歐洲、亞洲和南太平洋群島做過講座和主持過工作坊。
Costa著有大量論文和書籍,包括《教授思維的技巧》(TechniquesforTeachingThinking,與LarryLowery合著),《思維家園式學校》(TheSchoolasaHomefortheMind)和《認知培訓:復興學校的基礎》(CognitiveCoaching:AFoundationforRenaissanceSchools,與RobertGermston合著)。他是《開發思維:教授思維的資源手冊》(DevelopingMinds:AResourceBookforTeachingThinking)的編者,以及作為內容程式的三部曲:《將過程構想為內容》、《支持心靈的學習》和《以過程為中心的學校》的編者(EnvisioningProcessasC

目錄

第一編思維習慣:發現和探索
引言
第1章轉變智力觀
第2章描述思維習慣
第3章為什麼教授思維習慣
第4章課程中的思考習慣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