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湖南師大旅遊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彭丹,湖南益陽人,博士,湖南師大旅遊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1月-7月在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丹
  • 出生地:湖南益陽
在《旅遊學刊》、《旅遊科學》、《中國旅遊研究》(China Tourism Research,香港理工大學出版)等刊物上發表了20篇中英語論文,其中英語論文2篇。研究方向為旅遊符號學,旅遊社會學,旅遊體驗研究。代表作如下:
Signs and Tourism: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s of Signs, China Tourism Research, Dec, No.4, 2005;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Studies: A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China and the Foreign Countries, Journal of Tourism Tribune, Dec., 2005。
《旅遊、旅遊體驗和符號:對相關研究的一個評述》,《旅遊科學》,2005年第6期;
《“旅遊人”的符號學分析》,《旅遊科學》,2008年第4期;
《旅遊者的時空觀》,《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旅遊版)》,2008年第11期;
《旅遊體驗研究新視角:旅遊者互動的社會關係研究》,《旅遊學刊》,2013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旅遊管理》201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旅遊符號學的理論述評和研究內容》,《旅遊科學》,2014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旅遊管理》2015年第3期全文轉載;
《旅遊迷思研究述評》,《旅遊學刊》,2015年第9期;
《製造旅遊迷思:關於湘西鳳凰古城的個案分析》,《旅遊學刊》,2017年第9期。
出版專著:《旅遊迷思研究:關於湘西鳳凰古城的個案分析》,旅遊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主持一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歷史文化遺產旅遊地的‘迷思’與‘活化’研究》(16CGL029)。參編《旅遊體驗研究——走向實證科學》(謝彥君等著,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9年版)等3本著作。主持過一項校級青年基金課題,參與過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廳、大連市旅遊局等多項縱向和橫向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