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古詩四帖肚痛帖

張旭古詩四帖肚痛帖

《張旭古詩四帖肚痛帖》是2009年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張旭古詩四帖肚痛帖
  • 頁數:13頁
  •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古吳軒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經典碑帖釋文本
平裝: 1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7334304, 9787807334309
條形碼: 9787807334309
尺寸: 28 x 20 x 0.2 cm
重量: 82 g

內容簡介

《張旭古詩四帖 肚痛帖》內容簡介:張旭(生卒年不詳,一說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張旭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醉後呼叫狂走,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與之並稱“顛張醉素”。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又從張芝草書中汲取營養,創造出龍鸞飛騰、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史稱“草聖”。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或言顏真卿及李陽冰是他的弟子,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唐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烏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無怪後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讚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傳世書跡有《古詩四帖》、《肚痛帖》、《郎官石柱記》等。本冊錄《古詩四帖》及《肚痛帖》。
《古詩四帖》,墨跡本,高二十八點八厘米,寬一百九十二點三厘米,五色箋,共四十行,凡一百八十八字。無款,明董其昌定為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書。後人多沿此說,但也存爭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