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廷

張可廷,原名張嵩培(1888—1982),廣東惠陽縣平潭鎮張新管理區張屋村人。惠州豐湖書院肄業,北京京師高等學堂畢業。光緒三十三年(1907)加入同盟會,參加惠州起義宣統三年(1911)任南京臨時政府秘書。民國14年(1925)任香港僑風中學校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司令部秘書長,廣西省政府代理教育廳廳長,廣西大學教授,都勻文化館長。抗戰時期,任吳奇偉第十八軍團及第九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將秘書長,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少將部附。民國35年(1946)任重慶大學校長,南京金陵大學校長,中央大學教授,國學周刊社總編輯,國立第二僑民中學校長等職。建國後,任廣州市文史館館員。工詩文,著有《春秋經傳筆記》、《海岳集》等書及詩詞四、五千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可廷
  • 出生地:惠州市橋東
  • 出生日期:1888 
  • 逝世日期: 1982
天資聰敏,勤奮好學,3歲學字,5歲學詩,8歲詩文動城鄉,有“神童”之譽。在惠州豐湖書院攻讀6年,l4歲應試中秀才,連應縣試府試第一。科舉後選送北平大學,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1907年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並參加惠州起義。歷任總統府警備軍秘書、大總統秘書處秘書,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秘書長,為民族民主革命事業竭誠盡忠,始終不渝。孫中山逝世後,歷任香港僑風中學、僑英中學校長,杭州存雅學會主講,廣西教育廳廳長,廣西大學教授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從軍參戰,歷任抗日名將吳奇偉部秘書長,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少將部屬等職。抗戰勝利後,專門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後任中央大學教授,國學周刊社總編輯,國立第二僑民中學校長。
新中國成立後任廣州市文史館館員,為文史工作做出貢獻。一生作詩詞4000餘首。著有《歷史講義》、《春秋經傳筆記》、《左傳兵摘要》、《海國春秋》、《海國集》等書,寫有《孫中山先生革命史義》、《楊坤如盤據惠州城及敗逃始末》等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