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鹼泡騰片

弱鹼泡騰片

弱鹼泡騰片適合亞健康、痛風、糖尿病及酸性體質導致的胃痛胃疼的人體飲用。將本品1片溶於200-300ml水中,即成一杯弱鹼性健康飲用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弱鹼泡騰片
  • 淨含量:25克(0.5克×30片)
  • 保質期:24個月
  • 儲存方法:蓋緊瓶蓋,存放於陰涼乾燥處。
  • 執行標準:GB7101
  • 注意事項:本品不宜直接吞服。
基本信息,相關信息,

基本信息

品 名 弱鹼泡騰片
注意事項本品不宜直接吞服。
淨 含 量25克(0.5克×30片)
保 質 期24個月
儲存方法取用後蓋緊瓶蓋,存放於陰涼乾燥處。
執行標準GB7101

相關信息

針對流行的“酸性體質是生病的根源”等說法,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專家,都從根本上否認了“酸鹼體質”說法,稱醫學界尚無“酸鹼體質”的說法。
北京中關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蘇明山和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董行運介紹,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體內不可避免地產生含酸的代謝產物(碳酸、乳酸等)和鹼性產物。但人體有三個調節系統可以進行酸鹼平衡,腎臟可以通過尿液排掉多餘的有機酸,呼吸會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體液也會中和酸鹼平衡,因此正常生物體的體液酸鹼度(PH值)總是穩定在一定範圍之內,因此人體的體質不會是酸性的。
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尹志超也表示,中醫方面並無“酸鹼體質”之說,只能說人體在攝入過多酸性物質之後,可能會出現“陰虛”症狀,諸如虛熱、盜汗、睡眠不沉等症狀。不過,出現這些症狀並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事實上,酸性體質概念中還有一個站不住腳的邏輯問題,即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在醫學臨床中,的確有很多酸中毒的情況發生。只不過,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為服用了某些藥物或生病了,才會出現酸中毒的現象。一些常見的疾腹瀉、腎衰竭,代謝類疾病如糖尿病,確實會引起酸中毒。而這些疾病的誘因,卻和酸中毒沒有一點關係。
身體偏鹼就是健康的,其實不過是酸性體質論者偷換概念的錯誤命題。以號稱中國最早提出酸性體質概念的梁雙林的理論為例,他們強調身體的PH值應該一直處於 7.4才好。事實上,這就是一句廢話,因為正常人血液的pH值就是7.4左右。而且,並不是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偏鹼性才好。人體中有幾個地方,必須偏酸才算健康。第一個就是胃,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會多多少少有點了解。如果發生嘔吐現象,大量的胃酸排除體外,反倒會引起輕度鹼中毒,這就是嘔吐後會感覺頭暈的原因。另外一個是皮膚,健康的皮膚pH值應該是5.5,處於弱酸性的皮膚更不容易滋生細菌。女性陰道最理想的環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於4.5,就會引發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腎臟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體內的酸性物質從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個人的尿液呈鹼性,反倒是不健康的。如果按照酸性體質論,一個人的體液或血液pH值呈鹼性才健康,那么皮膚、胃、陰道和尿液是不是也該呈鹼性才符合邏輯。
酸性體質論就像一個到處都是漏洞的謊言一樣,一個謊言需要另外一個更大的謊言來補上窟窿。事實上,他們也在試圖補上這個窟窿,雖然他們沒辦法舉證曾有任何新的研究發現,在哪本世界醫學界認可的醫學期刊上發表了論文,他們倒也端出一個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瓦爾堡)支持酸性理論的事例。酸性體質論者說這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就提過缺氧狀態下,身體呈酸性,是癌症的根源。事實證明,這位德國生物化學家所有的公開論著中,沒有任何涉及酸性體質或者酸中毒的研究,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缺氧狀態和身體呈酸性有關係。自稱最早提出酸性體質的梁雙林,在採訪中透露,他是2001年提出這個概念。不知道我國這些拚命推廣酸性體質致病論的營養學家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成功進行一場穿越時空和生死的靈魂對話。至於他們提到的美國諾貝爾獲得者雷恩,在美國醫學界淫浸了十幾年的張健教授,竟然連一點印象也沒有,更別說用谷歌或百度去搜尋了。
酸性體質論主推的重要理論,就是通過補充鹼性營養劑或進行食物選擇,讓身體從酸性轉向鹼性。撇開食物並不能影響身體酸鹼性的事實,如果真的想把身體變成鹼性的,其實不必喝那些成分很可疑的礦泉水或根本不知道有多少科技含量的鹼性補充劑。按照汪濤教授的臨床實踐,他的第一選擇,是給酸中毒的患者開出最廉價的鹼性補充劑——小蘇打。這種一大袋也不花不了幾塊錢的鹼性補充劑,對付各種酸中毒最有效了。
不管酸性體質論者強調鹼性體質最健康是為了賣他們的鹼性補充劑,還是本著以好心,提醒飲食搭配不均衡的現代人多吃蔬菜少吃肉,每天看到從來不知道更新內容的酸性體質威脅論,我們就當是記得吃蘋果的鬧鐘,千萬別往心裡去。每天被各種本來就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飲食論者牽著鼻子走,好好的人都該被折騰成病人了。實在害怕自己是酸性體質就成了病人,每天喝點蘇打水,定時去醫院檢查一下,才是上上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