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公主(明英宗朱祁鎮與萬宸妃之女朱延祥)

廣德公主(明英宗朱祁鎮與萬宸妃之女朱延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廣德公主朱延祥(1454—1485年),明英宗朱祁鎮第五女,母萬宸妃。生於景泰五年。明憲宗成化八年(1473年)下嫁樊凱。公主逝世於成化二十年(1485年)八月,享年三十一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延祥
  • 國籍:明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454年
  • 逝世日期:1484年
  • 職業:明英宗朱祁鎮第五女
  • 封號:廣德公主
  • 父親:明英宗朱祁鎮
  • 生母:萬宸妃
  • 夫君:樊凱
相關史料,家庭成員,父親,嫡母,生母,夫君,廣德公主碑,[碑文],[釋文],廣德公主廟,歷史,

相關史料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
廣德公主,母萬宸妃。成化八年下嫁樊凱。二十年八月薨。
墓誌內容
英宗第五女廣德公主
公主諱延祥,英宗睿皇帝第五女,母靜莊安穆宸妃萬氏,生於景泰甲戌十月初十日。成化壬辰十月二十二日,冊封為廣德公主,下嫁駙馬都尉樊凱。甲辰八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三十一。

家庭成員

父親

明英宗朱祁鎮

嫡母

生母

靜莊安穆宸妃萬氏

夫君

廣德公主碑

[碑文]

昔人有句云:“雲台不及釣台高。”然在當時,孰視釣台為足重者!沅八世叔祖虛白公,諱燝,泥而不滓,度己以繩,舉明崇禎壬午鄉薦。既琬琰之為心復,玄黃而成采。時則有廣西避按福晉江潘湖黃錫袞者,慨時事蜩沸,棄官來游起鳳,主於余家,與虛白極其相得。洎六龍幸邕,遂抽淪掇沉,以公應求賢之詔焉。弓旌賁野,清要即膺;松廳詠竹,霜棱凜然。此武緣知縣顏鼎植所以有夢啟旁求題牓之贈也。未幾,公亦解組蜷居里閭。帝益播越,靡有寧處。旋又道逢清兵,宮眷分散,帝之次女廣德公主皆一閹宦,晝伏宵行,間關來至武緣望門投止。公竟岡恤百口,匿主密所,著以粵女衣飾,俾冒次子諸生梓甫死元室,而於深夜潛將死者逾葬園內,嚴飭家從,弗許宣洩。迨公歿後多年,公主齒暮,始憑隨閹出作蹇修,與梓公實踐夫婦倫義。前此歲月,公主則足不喻其寢闥之閾,梓公則莫得一睹公主之面,男女貞正至於如是,洵屬未之前聞!主卒,葬於夏黃村南首潭油原上,以無碑誌,今已莫可辨識矣。沅考明末帝女,尚有一封安化公主者,隨駕入滇,道死,墓在富州皈朝,以經昆明王疇五學士思訓典賦詩憑弔,故皇姑墳三字久已遍傳寰中。而廣德公主則直至先君丹崖府君加以表彰,世方稍知此事。同為帝女,同遘艱屯,何其得傳先後同有如此乎沅少時曾聞虛白公系瘐死於思恩府廨囹圄,故墓碑未著,終忌惟不諗,究坐何罪無從考索。近閱新編髮史,乃悉公於天命改革後,執志彌堅,卒因不肯發剃。致此二百來,禁綱綦密,以故輿乘失登,並宗譜亦缺而弗記。先君子所撰本縣圖經,雖已撮載其概第,彼時猶多審顧,未便質言。茲者,國體既更,冰融雪化,逸史秘籍過眼日多,爰將凡涉虛白公廣德公主之片語只辭,採取掇拾綴述,勒石昭示來許,匪特以其事之卓卓可傳,能補有明一代史書之闕,且復增光桑梓門戶。蓋欲俾我合族子弟,有所觀感,益加淬礪,庶勿至於墮行敗德,乾名犯義,而成為世界上之完人耳。夫上帝至公,無善不賞,久蟄必起,光芒愈長,於此具見天心愛物,微而必著,其厄之於一時者,正所以申之於萬世也。虛白公之遺匾,廣德公主之葬地,亦何嘗不與子陵釣台同其巍巍耶!
庚午夏曆三秋族雲孫誠沅記

[釋文]

前人有這樣的詩句:“漢宮的雲台比不得富春江子陵釣台高聳。”但在那個時候,又有誰把釣台看得那樣珍重呢!我(黃誠沅)前八代叔祖虛白老人,名燝,出於污泥而不染,經常用社會道德規範為最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明代崇楨壬午年間參加省城的科舉考試,成績優異而考中了舉人。他以完美無瑕的美玉一般的品格作為朝廷的忠臣,從而使天地更增添其光彩。那時恰好有個任廣西巡撫的黃錫袞,福建晉江潘湖人,對明代社會的極端混亂感到憤激,丟官不當而來我們村前的起鳳山隱居,吃住都在我們家,跟虛白公極其相好。(隨著清軍從各路進逼兩廣),後來,南明桂王朱由榔逃奔到邕州,就徵召隱散在各地的賢能人士,因此,虛白公就回響了皇帝的徵召之令。他率師擎旗奔赴戰場,對清軍的機要地發動攻擊;虛白公泰然自若地在松廳里指揮戰鬥,時而還吟詠修竹的雅句,時而肅立思索,神形冷峻威嚴,真是令人敬佩。這就是武緣(今為武鳴)顏鼎植縣太爺之所以想到並熱心幫助提出要上面題贈匾額給我們家的原因所在。不幾久,虛白公也就辭官回到家鄉來隱居。南明皇帝更加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沒有一個安定的住處。接著又道遇清軍,皇族宮眷被衝擊拆散,皇帝的二女兒廣德公主只好同一位太監,白天潛伏躲藏,晚上摸黑行路,歷盡艱險來到武緣縣投奔望門我叔祖黃燝家。虛白公一方面用各種辦法撫慰鄉親們,要求他們不要宣洩出去,一方面急忙把公主收藏在秘密的閨房,叫公主穿上壯族婦女的衣服,戴上壯家的首飾,以冒充二兒子明代生員黃垶剛巧病逝的元配夫人,並在更深夜靜的時候,偷偷把死者匆忙埋葬在屋後的果園裡,嚴格命令家裡的人,不準走漏訊息。直到虛白公死後多年,公主已是晚年,才由隨身的太監出來作媒,同黃垶結成夫妻。婚前那樣長的時間裡,廣德公主雙腳從不跨出寢房的門檻半步,黃垶公也從未見過公主一面,男女遵規守矩的貞操竟然能達到這種地步,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呀!廣德公主逝世後,埋葬在夏黃村南面的地名叫潭油的原野上,因為沒有碑碣做標誌,現在已經沒有辦法辨識出哪個是廣德公主的墳墓了。我查考南明永曆帝的女兒,還有一個被封為安化公主的姐姐,跟隨父親南明皇帝潰退進雲南,在途中暴死,墓葬在雲南富州的皈朝,由於昆明王疇五學士思訓作詩憑弔,所以“皇姑墳”三個字早已傳遍世間。而廣德公主直到我的先父黃君鉅(號丹崖)在纂修縣誌時加以表彰,人們才稍微知道有廣德公主落難入壯鄉這回事。她們同樣都是皇帝的女兒,同樣遭遇艱險,為什麼能傳之於世間的有這種先後不同呢我少年時候曾聽說叔祖虛白公,是被關在思恩府署的監獄裡病死的,所以墓碑就沒有記明。(那時)始終以不告知別人為禁忌,這樣,他究竟犯了什麼罪就無從查考了。近年來翻看新編髮史的書,才知道虛白公在清帝命令改革後,執意十分堅決,終於因為不肯按清政府規定的髮型去剃掉頭髮而被清朝官府捉去關押。至今二百年來,禁規非常嚴格,所以史書不登載其事,宗譜也缺而不寫。先父君鉅所編纂的本縣圖經,雖然已經摘要刊載它的概略,由於那時還是多方審查,不能如實講清。如今,國家已經改朝換代(指進入民國),堅冰已經消融,寒雪已經化盡,野史秘存的奇書看得逐步增多,才把凡涉及虛白公和廣德公主的片段辭語,採取收集並串掇成篇的辦法,刻在這塊石碑上以明明白白地告訴後人,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的事跡很不平凡應該傳世,能夠起到彌補明代正史的漏缺,而且又能給家鄉宗族增添光彩。(故很想通過這些事跡的記述),能使我們整個宗族的子弟,看後受到啟發和教育,從而更加自覺地奮發起來,嚴格磨鍊自己,萬望不要滑到品行卑劣,道德敗壞,違犯道義、毀名損義的境地上去,而成為現在世界上盡善盡美的好人。從皇帝到虛白公,凡行善是沒有不報賞的,長期隱埋底層必有一朝奮起,那時他將更加光芒四射,在這裡更可體現愛戴一切事物的天意人心,細微的東西必定想使他更加顯著,他即使是一時受到厄運,正是後來能夠永遠申張於後代的正氣。虛白公遺留下來的匾額,廣德公主死後埋葬的墓地,何嘗不也跟嚴光的釣台那樣高聳入雲令人景仰嗎!

廣德公主廟

廣德公主廟位於起鳳山南的夏黃國小內。挑檐、磚木結構。民國初年,為紀念明永曆帝次女廣德公主所建,留有廣德公主落難隱居的多處遺蹟及碑文,也是起鳳山遊覽區的古蹟名勝之一。

歷史

古稱桐汭,東漢建安初置廣德縣,取名意在 “ 皇恩浩蕩,帝德廣大 ” ,迄今已有 1800 多年,歷史上先後歸屬吳、越、楚國,受其文化傳統影響深遠。廣德鐘靈毓秀,代有名人。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陳莊,清末名臣張光藻,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和地層古生物學家許傑都出生在這裡,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曾駐蹕廣德祠山殿。廣德是一個移民縣份,由於歷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吳越文化的多重薰陶,鑄就了廣德人民熱情、豪爽、好客、大度的優良傳統。在廣德城鄉經商興企的外地投資者眾多,無疑與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