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劉邦

布衣劉邦

人們對漢高祖劉邦的認知主要源自司馬遷的《史記》。然而,太史公對劉邦生平活動的記述則集中在劉邦號為沛公”之後。學界論及劉邦之建功立業,指的也主要是這段不過十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布衣劉邦
  • ISBN:9787506033428
  • 頁數:250
  • 出版時間:2008-12-01
  • 裝幀:簡裝
  • 開本:16
圖書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人們對漢高祖劉邦的認知主要源自司馬遷的《史記》。然而,太史公對劉邦生平活動的記述則集中在劉邦號為沛公”之後。學界論及劉邦之建功立業,指的也主要是這段不過十多年的歷史。而對於劉邦四十多年之平民經歷,《史記》則極少提及並冠以神秘疑雲,於是便留下了許多頗具爭議的千古之謎。 胡適先生曾指出漢高祖是百姓出身,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百姓,知道民間疾苦,是中國帝王中了不得的人,是不易有的人物,但卻沒有一本好傳記。”梁啓超先生在讚揚漢高祖劉邦為偉大人物”之同時,亦感嘆可惜他的《本紀》作的凝,影響整個的人格和氣象完全看不出來。” 本書尊循求實、客觀對待歷史的原則,儘量以可以查索到的較豐富的史料,力求公正地評述平民劉邦。本書還專門對漢初第一重大疑案——雍齒叛劉降魏”事件,作了與傳統說法判然有別的剖析;對困擾歷史、迷惑讀者的劉邦起義之細節、成因、目的等,及其在秦末大起義乃至我國數千年戰爭史中的真實地位和重大意義也著重作了深入的探討和論述。本書目的在於籲請社會切實關注平民劉邦”被戲辱、曲解的現狀及其對宏揚兩漢文化事業的負面影響。

作者簡介

王堯,徐州市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市政協委員。素持中醫學以樸素的古代哲學思想為基礎,中醫師應通文史,不文不醫、醫文相通”之論,並以不為良相則為良醫”自勉。故在行醫之餘飽讀經文,尤其是對兩漢文化及《史記》研究情有獨鐘,其相關論文先後發表在《徐州師大學報》及《社科雜誌》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也曾收錄其論文。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關於漢高祖劉邦的身世
一、劉邦生卒年月
1.關於劉邦的出生年月
2.關於劉邦之卒年
二、劉邦的出生地
1.屬宋?屬齊?屬楚?屬魏?
2.諺云:“豐沛收,養九州”
3.“故梁徙也”說之淵源
三、劉邦出生時的家庭經濟狀況
1.豪強地主?富裕中農?
2.言劉邦為農民出身似屬牽強
3.古代城市的縮影
4.應屬亦商亦(手)工之殷實人家
第二章 劉邦家庭成員狀況
一、劉邦父祖輩情況
1.太公以上情況難以考證
2.“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
二、關於劉邦的母親
1.養育了龍子的可憐母親
2.高帝之母,不聲不響地去了
3.吾所生長極不忘耳!
三、劉邦兄弟家庭情況
1.長兄早卒,其子信封為羹頡候
2.次兄名“仲”,常得太公稱讚
3.弟劉交多才多藝,封為楚王(號楚元王)
四、平民劉邦的婚姻
附:古豐“東華山”及青年劉邦的“紅顏知己”——“白杏兒”之傳說
第三章 應當公正評價“布衣劉邦”
一、初評易中天先生之“劉邦崛起之謎”
1.不公正的歷史錯覺
2.“流氓”等說出自
3.斯人無口以辯
4.讓歷史人物更具真實性
二、再評易中天先生之“劉邦崛起之謎”
1.司馬遷如是記述平民劉邦
2.孔老夫子尚云:“食色,性也”
3.“貪財好色”出自范增之口
4.“彼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相報”
5.撤離阿房宮,明鑑照千秋
6.太史公何以將項羽列入《本紀》
7.“無賴”之說彰顯融洽的父子、君臣關係
8.“書”字古今意義不同
9.平民劉邦“游”的是學問道德
三、平民劉邦蒙辱的歷史背景
1.寬大長者,風卻摧之
2.“為天下安用腐儒”的道理
3.談不上“忠、孝”二字
4.沛公並未拿酈生的帽子溲溺
5.劉邦的人格魅力和弱點
6.“漢初布衣將相集團”的歷史貢獻
7.給劉邦戴“反儒”的帽子有失公允
8.“獨尊儒術”者容忍了戲辱劉邦之流言
9.人們總願同情弱者
10.文人不可輕,人言真可畏
11.元曲《哨遍·高祖還鄉》產生的背景和負面影響
12.還平民劉邦以真實形象
第四章 劉邦與雍齒——漢初第一疑案探密
1.“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的背景
2.“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
3.劉邦的無奈與張良的才智
4.“秦始皇在時天下己壞矣!”
5.千鈞重任託付雍齒
6.“屠城”之嚴峻威脅
7.詐降的決定是艱難的
8.同情雍齒的王陵被漢室晚封
9.隱秘的就讓它永遠隱秘下去吧!
10.雍齒是一個例外
11.使後世為人臣者毋效丁公!
12.“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13.高祖皇帝,你活得好累
14.司馬遷對雍齒抱有極大的同情
第五章 關於劉邦起義
一、劉邦“豐西澤縱徒”至陳勝起義期間的活動
1.“豐西澤縱徒”事件應定位為“反秦起義”
2.百軍追剿失利,義軍站穩了腳跟
3.“赤帝子斬白帝子”的神話
4.太史公的苦衷
二、陳勝起義後劉邦義軍的動向
1.陳勝倒可能受到了“豐西澤縱徒”事件的啟示
2.“平民領袖”的優勢
3.劉邦義軍的實力及影響
4.擁兵數千,志存高遠
三、芒、碭起兵的歷史遐想
1.難以掩飾的蛛絲馬跡
2.以我為主,伺機進攻
3.從“芒碭起兵”到“沛縣起義”
4.攻“豐”戰事恐怕並不簡單
5.“打天下、坐江山”之壯舉,千古風流人物的夢想
四、劉邦起義疑雲研究(綜述)
1.籠罩在“劉邦起義事件”上面的疑雲
2.從此便脫掉了平民的外衣
3.那是一個充滿血與火的年代
4.信陵君抗秦救國事功的深遠影響
5.幼小心靈中的愛和恨
6.劉邦崛起之謎和太史公的難言之隱
7.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民起義組織
8.他不願再與失敗者相提並論
9.結語
第六章 與平民劉邦活動相關問題的探討(拾遺)
一、劉邦任泗水亭長的時間
二、“高祖嘗繇鹹陽”之“繇”字註解釋疑——劉邦任亭長之前去過鹹陽嗎?
三、劉邦“豐西澤縱徒”的時間
四、秦台史話
五、劉邦其名與中國歷史上的避諱風俗
六、與劉邦故鄉相關的古樹名木
附錄
一、布衣劉邦相關大事年表
二、司馬遷與微時劉邦
三、豐沛情
四、“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新考
五、從司馬遷以“仁而愛人”評價布衣劉邦說起——寫在2006年9月26日孔子誕辰2559年祭祀大典之際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版次:1
·印刷時間:2008-12-01
·印次:1
·字數:250000
·紙張:膠版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