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漢語辭彙)

安靜(漢語辭彙)

安靜,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安寧,平靜,鴉雀無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靜
  • 拼音:ān jìng
  • 注音:ㄢ ㄐㄧㄥˋ
  • 出處: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
詞語讀音,基本釋義,引證釋義,同義詞,反義詞,

詞語讀音

拼音:ān jìng
注音:ㄢ ㄐㄧㄥˋ

基本釋義

[noiseless;peaceful;quiet;still] 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
周圍安靜極了,沒有城市汽車的噪音,沒有購貨人流的喧囂。

引證釋義

1、安定平靜
《管子·內業》:“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 《後漢書·橋玄傳》:“ 玄 至鎮,休兵養士,然後督諸將守討擊胡虜及 伯固 等,皆破散退走。在職三年,邊境安靜。”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九:“諸人亦頗疑之,於是便會伐掘,皆殺之。遂壞廟,絕祀。自後安靜。” 唐 薛調 《無雙傳》:“姊宜安靜自頤養,無以他事自撓。”
《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所喜接得幾封家信,知道家中安靜,公子照常讀書,也就無可惦念了。”
茅盾 《色盲》:“ 林白霜 漸漸安靜下來了。”
安靜
2、使安定平靜。
晉 袁宏 《後漢紀·和帝紀下》:“古之有天下者,非欲御製之也,貴在安靜之。”
《魏書·李平傳》:“實宜安靜新人,勸其稼穡。”
《易·繫辭下》“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唐 孔穎達 疏:“言欲利己之用,先須安靜其身,不須役其思慮。”
3、謂沉靜穩重
漢 陸賈 《新語·懷慮》:“調密者固,安靜者祥,志定心平,血脈乃彊。”
《宋史·明鎬傳》:“ 鎬 端挺寡言,所至安靜有體,而遇事不苟,為世所推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二·居官居鄉不同》:“又如 江西 臨江 人 朱璉 為御史時,媚 張江陵 ,為入幕第一客,聞其在家卻忠厚安靜, 鄒南皋 先生亦不相喜。”
《紅樓夢》第五五回:“只三四天后幾件事過手,漸覺 探春 精細處不讓 鳳姐 ,只不過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
4、謂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
蕭紅 《孤獨的生活》:“街上雖然已經響著木屐的聲音,但家屋仍和睡著一般的安靜。”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夜已深了,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村里十分安靜,人們都睡了。”
《文匯月刊》1983年第3期:“樹上蟬聲‘知了知了’的叫,四下很安靜。”

同義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