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敦信

安敦信(1903~1952),山西省文水縣人,北平大學畢業,有愛國思想和正義感。“七·七”事變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1938年6月,安敦信被委任為伊陽縣縣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敦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縣長職位,信仰主張,

縣長職位

1938年6月,當時縣內土豪劣紳氣焰甚熾,人民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安到任後,力圖改革縣政,經常微服出行,查訪民間疾苦。時不少勞苦民眾蒙冤難伸,且多涉及地方權貴,無人敢為寫狀,安知此情,準許告狀人口訴,查明冤情,當即處理。
是時,抗日運動在全國展開,但伊陽地處山區,信息閉塞,安認為發動民眾一致抗日,事關民族存亡大計。在他未到任之前,他的夫人蔣俊儒(曾留學日本,在日本參加留日婦女救國會。回國後曾在北平參加“一·二九”運動和民先組織)約請中共地下黨員孫祥林、周之煥、韓威紅和“民先”隊員靖似蘭等到伊陽開展抗日工作。孫祥林任縣政府第三科科長,蔣俊儒任婦女會主任,靖似蘭任放足委員會主任。安還舉薦周之煥任第三區區長(因未被當時洛陽專署批准,周末到任)。孫祥林、周之煥等遵照上級黨的指示,在這特定的有利形勢下積極開展黨的工作,並著手發展地方武裝,成立縣常備大隊,安兼大隊長,王錫瑞任大隊副,孫祥林兼政治教官,韓威紅任文書,準備武裝抗日。接著,“伊陽抗敵後援會”、“抗敵工作團”、“婦女救國會”、“學生會”、“抗日宣傳隊”等抗日團體先後成立。各界進步人士紛紛參加。當時伊陽縣形成了一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信仰主張

安敦信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對縣內進步人士特別是進步知識青年的抗日活動積極支持和熱情贊助。當時從外地上學回鄉的學生蘆焰(上店人,當時名張彥章)、張有奇(三屯人)、葛洛(上店人,當時名常玉磬)及縣簡師教員盧砥若等組織抗日團體,宣傳抗日救國,並利用蔣俊儒是縣長夫人這個有利條件,組織抗日宣傳隊,自編劇目,在城鄉演出。蔣俊儒、靖似蘭也都化裝登場,演唱《放下你的鞭子》、《保衛國旗》、《捉漢奸》等抗日劇目,並教唱《黃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等抗戰歌曲,深受民眾歡迎。1938年下半年,伊陽山南一帶抗日氣氛甚濃,偏僻山區頓呈一派活躍景象。
伊陽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引起國民黨伊陽縣黨部的恐懼和仇視,1938年11月,伊陽縣黨部書記李鏡涵指控安敦信在伊陽縣政府任用共產黨人,違犯國策等,洛陽專署密令逮捕孫祥林、靖似蘭等人,安敦信看到形勢緊急,連夜派人送孫祥林、靖似蘭出伊境,並由黨組織秘密送靖似蘭去延安。
1938年11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以安敦信“通共”之名進行追究,指派洛陽專區劉錫五到伊陽查辦,以“任用屬員多系共黨分子”、“組織非法團體”等罪名,撤去安敦信伊陽縣長職務。但其支持抗日救亡運動,支持進步青年的正義行動,長期在人民民眾中傳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