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漢字)

學(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學,漢語一級字,讀作jiào或xué,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使之覺悟,即《說文解字》所謂的“覺悟也”,對應讀音為jiào,讀作xué時原本專用於表示接受教育,由此引申出互相討論、模仿、注釋、講述、知識等含義。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
  • 拼音:jiào;xué
  • 注音:ㄐㄧㄠˋ;ㄒㄩㄝˊ
  • 繁體:學
  • 結構:上下結構
  • 部首:子
  • 字碼1:U:5B66;GBK:D1A7;鄭碼:VDWY
  • 字碼2:倉頡碼:FBND;四角碼:90407
  • 五筆:IPBF
  • 總筆畫 :8畫
  • 筆順: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 字級:一級字(1273) 
  • 平水韻:入聲三覺 
漢字源流,詳細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各體書法,音韻匯集,

漢字源流

“學”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學”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
學,會意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學”字是由“兩隻手朝下的形狀(圖A1,有以兩手幫助、扶掖、提攜、教導之意)”、“爻(圖A2,古代組成“八卦”中每一個卦的長橫短橫,長短橫互相交錯成“爻”,便表示物象的變動、變化,知識無窮)”和“一間房子的側視形(圖A3,表示這房子是學習的地方)”組成。之後,在周代早期的“盂鼎”里出現的金文中的“學”字(圖B)的“房子”里增加了個“子”,表示孩子們獲得知識的場所是“學”(一種教育機構,即學校),表達的意思趨於具體完備。在金文的基礎上,“學”字發展為的秦篆(小篆)中的“學”字(圖C)、漢隸中的“學”字(圖D)和楷書中的“學”字(圖E)。隋代時,禪師智永所著《草書千字文》中的草書“學”字(圖F)經過楷化便成了現代的簡體“學”字(圖G)。
在字義上,“學(jiào)”字的本義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使之覺悟”,即表示“進行教導”,讀作xué時原本專用於表示“接受教育”,引申而指“互相討論”、“效法,模仿”、“注釋,箋疏”、“講述,說”、“知識”等。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jiào
動詞
教導,現作“教”。
give lectures
張揖廣雅·釋詁四》:學,教也。
xué
動詞
接受教育。
study;learn
顧野王玉篇·子部》:學,受教也。
學習
知曉,覺悟。
become aware of
顧野王《玉篇·子部》:學,覺也。
互相討論。
discuss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元帝建昭四年》:哀王者,帝之少弟也,與太子遊學相長大。
講學
注釋,箋疏。
annotate
張揖《廣雅·釋詁二》:學,識也。
效法,模仿。
imitate;mimic
墨子·貴義》:貧家而學富家之衣食多用,則速亡必矣。
調嘴學舌
講述,說。
speak
陸龜蒙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背蓬》:見說萬山潭,漁童盡能學。
描畫;書寫。
describe
江淹空青賦》:寫雲圖氣,學靈狀仙。
如,像。
like
何遜與虞記室諸人詠扇詩》:如珪信非玷,學月但為輪。
名詞
一種教育機構。
school
張揖《廣雅·釋宮》:學,官也。
學校
泛指知識。
learning
《墨子·修身》: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品學兼優
知識方面自成系統的主張、理論。
theory
莊子·天下》: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學說
同一門類系統的知識中由於見解等不同而形成的派別。
school of thought
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
學派
某一門類系統的知識。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周邦彥《汴都賦》:又有律學以議刑制,算學以窮九九。
學科
接受教育的人。
learner
陸倕《石闕銘》:置博士之職,而著錄之生若雲;開集雅之館,而款關之學如市。
後學
通“鷽”,鳥名用字。
《莊子·逍遙遊》: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學鳩
姓。
鄭樵通志·氏族略五》:學氏,見《姓苑》。
形容詞
通“礐”,山多大石的樣子。
劉熙釋名·釋山》:礐,學也,大石之形學學然也。
學學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三下】【教部】
斆,覺悟也。從教,從冂。冂,尚蒙也。臼聲。胡覺切。學,篆文“斆”省。

說文解字注

【卷三】【教部】
斆,覺悟也。
註:“斆”、“覺”㬪韻。《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按:《兌命》上“學”字謂教,言教人乃益己之學半。教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也。枚頤偽《尚書·說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學”,乃已下同《玉篇》之分別矣。
從教、冂。
註:會意。
冂,
註:逗。
尚蒙也。
註:冂下曰:“覆也。”尚童蒙,故教而覺之,此說“從冂”之意。詳古之制字,作斆從教,主於覺人。秦以來去攵作“學”,主於自覺。《學記》之文,學、教分列,已與《兌命》統名為學者殊矣。
臼聲。胡覺切。
註:三部。後人分別:斆,胡孝反;學,胡覺反。
學,篆文“斆”省。
註:此為篆文,則“斆”古文也,亦【丄部】之例。

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部】學
《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並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教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國小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
又姓。見《姓苑》。
又葉許既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葉下司,司音細。
又葉後教切,音效。傅毅《廸志詩》:訓我嘉務,惠我博學。葉上誥。
《正字通》與“斆”別。○按:《書·說命》“惟斆學半”,“學”與“斆”別,諸家泥經傳,斆或作學,合學斆為一,非。今“斆”音效,而“學校”字但作“學”,互詳“【攴部】斆字”注。
《說文解字》中的“學”字《說文解字》中的“學”字
《康熙字典》中的“學”字《康熙字典》中的“學”字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說文解字注》中的“學”字《說文解字注》中的“學”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學”字《說文解字注》中的“學”字
《說文解字注》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學”字的字形對比“學”字的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書寫演示

“學”字的書寫演示“學”字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各體書法

隸書
楷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
胡覺
入聲
中原音韻
蕭豪
蕭豪齊一
入聲作平聲
歌戈
歌戈撮
入聲作平聲
洪武正韻
十三效
胡孝
去聲
六藥
轄覺
入聲
分韻撮要
第十剛講降角
陽入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