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雲

奧特雲

奧特雲也被稱為原彗星雲區,簡·奧特教授估計該區域至少有兩百萬顆以上的原始彗星,但其總質量比地球質量還要小,繞太陽一周需幾百萬年,由於它們處於太陽與其他恆星之間,可能會受到其他恆星引力的影響,會使一些彗星改變原先運行的軌道,所以會出現部分彗星進入太陽系內周期運行,另一部分則出現拋入太陽系外的周期運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特雲
  • 發現者:簡·奧特
  • 發現時間:公元1950年
  • 別稱:原彗星雲區
奧特雲的簡介,奧特雲的發現,天文單位,奧特雲新發現,

奧特雲的簡介

奧特雲距離太陽大約2萬—20萬天文單位。奧特雲是太陽系外圍的一圈巨大冰天體形成的球形雲,這裡環繞著無數彗星。
由於它們遠離太陽,不能反射光,我們尚無法將其全部進行分類。也就是說,它們對我們而言是不可見的。由於行星間的重力作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有可能脫離其自身軌道,並衝到太陽系內。 1908年發生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一個最近事例。

奧特雲的發現

公元1950年由荷蘭天文學家簡·奧特首次發現。
奧特雲

天文單位

上述所致天文單位是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天文單位(英文:Astronomical Unit,簡寫AU)是長度的單位,歷史上約等於地球跟太陽的平均距離。天文常數之一。天文學中測量距離,特別是測量太陽系內天體之間的距離的基本單位,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 一天文單位約等於1.496億千米。

奧特雲新發現

公元2006年,天文學家在搜尋微弱超新星時首次發現的,此天體代號為“2006 SQ372”,,其直徑估計為50-100公里,繞太陽一個特別拉長的橢圓形軌道運轉,運轉一周需要漫長的2.25萬年。當它最接近太陽時,它與太陽的距離為24個天文單位;而當它最遠離太陽時,它與太陽的距離為1600個天文單位,相當於2410億公里。研究人員18日在芝加哥舉行的有關斯隆數字巡天計畫的國際討論會上稱,“2006 SQ372”是一塊冰冷的岩石,目前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32億公里,較海王星相比還要更近一些。
而2003年發現的類似冥王星的矮行星“塞德娜”是唯一一顆擁有和“2006 SQ372”類似軌道的行星。“塞德娜”是一個岩石狀天體,它到太陽的距離是冥王星到太陽距離的三倍之遙,繞太陽運行一圈的時間為1.2萬年,其軌道呈橢圓型,近日點介於80個至100個天文單位之間。1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所不同的是,“2006 SQ372”的行程更加遠離太陽,要比“塞德娜”到太陽的距離遠1.5倍。
但從最近幾年的新望遠鏡的投入使用,得到的結果則是事實上,“2006 SQ372”比天王星還要遠,很可能會被踢出太陽系,華盛頓大學研究生內森·凱伯在聲明中說:“與冥王星類似的是,它也是在遠離海王星的冰冷碎片帶中形成的,在此之後,與海王星或天王星間的地心引力將它遠遠地踢開。大約在2億年之內,它很可能會被海王星或天王星踢出太陽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