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色彩學

套用色彩學

色彩具有三種屬性,即色相、明度、彩度。HSB 模型以人類對顏色的感覺為基礎,描述了顏色的 3 種基本特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套用色彩學
色彩三要素,三原色,L*a*b 模型,色彩模式,色彩意象,紅的色彩意象,橙的色彩意象,黃的色彩意象,綠的色彩意象,藍色的色彩意象,紫色的色彩意象,褐色的色彩意象,白色的色彩意象,黑色的色彩意象,灰色的色彩意象,配色,

色彩三要素

色相是從物體反射或透過物體傳播的顏色。在 0 到 360 度的標準色輪上,按位置度量色相。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顏色名稱標識,如紅色、橙色或綠色。
飽和度(有時稱為彩度)是指顏色的強度或純度。飽和度表示色相中灰色分量所占的比例,它使用從 0%(灰色)至 100%(完全飽和)的百分比來度量。在標準色輪上,飽和度從中心到邊緣遞增。
亮度是顏色的相對明暗程度,通常用從 0%(黑色)至 100%(白色)的百分比來度量。
套用色彩學
圖1-1表示的是HSB 模型:其中A.飽和度 B.色相 C.亮度 D.全部色相

三原色

自然界的白色光(如陽光)是由紅(Red)、綠(Green)、藍(Blue)三種波長不同的顏色組成的(其深層原因是由於人類視網膜上只有感受紅、綠、藍三種波長的感光細胞),即RGB三原色。三種原色中的任意兩種顏色相互重疊,就會產生間色;三種原色相互混合形成為白色,所以又稱為“加色法三原色”,如圖1-2所示。計算機顯示器與電視機螢幕的顏色組成原理相同,是由能在螢幕上分別打出紅(R)、綠(G)、藍(B)三種螢光的三種電子槍掃描合成的。它們大多採用24-bit系統,能顯示 2 的 24 次方 ( 2^24=16777216, 約為 1678萬 ) 種顏色加色法三原色
套用色彩學
CMYK 模型以列印在紙上的油墨的光線吸收特性為基礎。當白光照射到半透明油墨上時,某些可見光波長被吸收,而其它波長則被反射回眼睛。
理論上,純青色 (C)、洋紅 (M) 和黃色 (Y) 色素在合成後可以吸收所有光線並產生黑色。這些顏色因此稱為減色,同時洋紅、青色、黃色又稱為“減色法三原色”,如圖1-3所示。由於所有列印油墨都包含一些雜質,因此這三種油墨實際生成土灰色,必須與黑色 (K) 油墨合成才能生成真正的黑色。(為避免與藍色混淆,黑色用 K 而非 B 表示。)將這些油墨混合重現顏色的過程稱為四色印刷。
減色 (CMY) 和加色 (RGB) 是互補色。每對減色產生一種加色,反之亦然。
減色法三原色
套用色彩學

L*a*b 模型

L*a*b 顏色模型是在 1931 年國際照明委員會 (CIE) 制定的顏色度量國際標準模型的基礎上建立的。1976 年,該模型經過重新修訂並命名為 CIE L*a*b。
L*a*b 顏色與設備無關,無論使用何種設備(如顯示器、印表機、計算機或掃瞄器)創建或輸出圖像,這種模型都能生成一致的顏色。
L*a*b 顏色由亮度或光亮度分量 (L) 和兩個色度分量組成:a 分量(從綠色到紅色)和 b 分量(從藍色到黃色)。
圖1-4表示的是L*a*b* 模型:A.亮度=100(白色) B. 綠色到紅色分量C. 藍色到黃色分量 D.亮度=0(黑色)
色分量 D.亮度=0(黑色)
套用色彩學

色彩模式

計算機中存儲的圖像色彩有許多種模式,大多數計算機圖像處理軟體都支持的色彩模式有RGB色彩模式、CMYK色彩模式、灰度模式、Lab色彩模式等。不同色彩模式在描述圖像時所用的數據位數不同,位數大的色彩模式,占用的存儲空間就較大。
Bitmap(點陣圖)
點陣圖模式的圖像只有黑色和白色的像素,通常線條稿採用這種模式。只有雙色調模式和灰度模式可以轉換為點陣圖模式,如果要將點陣圖圖像轉換為其他模式,需要先將其轉換為灰度模式才可以。在此模式下圖像一般只有少數的工具可以使用,所有和色調有關的工具都不能使用,所有的濾鏡都不能使用。只有一個背景層和一個被命名的通道可以使用。
Grayscale(灰度)模式
該模式使用多達 256 級灰度。灰度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都有一個 0(黑色)到 255(白色)之間的亮度值。灰度值也可以用黑色油墨覆蓋的百分比來度量(0% 等於白色,100% 等於黑色)。使用黑白或灰度掃瞄器生成的圖像通常以“灰度”模式顯示。
下列原則適用於將圖像轉換為灰度模式和從灰度模式中轉出:
 點陣圖模式和彩色圖像都可轉換為灰度模式。
 為了將彩色圖像轉換為高品質的灰度圖像,Photoshop 放棄原圖像中的所有顏色信息。轉換後的像素的灰階色度)表示原像素的亮度。
 當從灰度模式向 RGB 轉換時,像素的顏色值取決於其原來的灰色值。灰度圖像也可轉換為 CMYK 圖像(用於創建印刷色四色調,而不必轉換為雙色調模式)或 Lab 彩色圖像。
RGB模式
Photoshop 的 RGB 模式使用 RGB 模型,為彩色圖像中每個像素的 RGB 分量指定一個介於 0(黑色)到 255(白色)之間的強度值。例如,亮紅色可能 R 值為 246,G 值為 20,而 B 值為 50。當所有這 3 個分量的值相等時,結果是中性灰色。當所有分量的值均為 255 時,結果是純白色;當該值為 0 時,結果是純黑色。
RGB 圖像通過三種顏色或通道,可以在螢幕上重新生成多達 1,670 萬種顏色;這三個通道轉換為每像素 24 (8 x 3) 位的顏色信息。(在 16 位/通道的圖像中,這些通道轉換為每像素 48 位的顏色信息,具有再現更多顏色的能力。)新建的 Photoshop 圖像的默認模式為 RGB,計算機顯示器使用 RGB 模型顯示顏色。這意味著使用非 RGB 顏色模式(如 CMYK)時,Photoshop 將使用 RGB 模式顯示螢幕上的顏色。
儘管 RGB 是標準顏色模型,但是所表示的實際顏色範圍仍因應用程式或顯示設備而異。Photoshop 的 RGB 模式隨“顏色設定”對話框中指定的工作空間的設定而變化。
CMYK模式
在 Photoshop 的 CMYK 模式中,為每個像素的每種印刷油墨指定一個百分比值。為最亮(高光)顏色指定的印刷油墨顏色百分比較低,而為較暗(暗調)顏色指定的百分比較高。例如,亮紅色可能包含 2% 青色、93% 洋紅、90% 黃色和 0% 黑色。在 CMYK 圖像中,當四種分量的值均為 0% 時,就會產生純白色。
在準備要用印刷色列印的圖像時,應使用 CMYK 模式。將 RGB 圖像轉換為 CMYK 即產生分色。如果由 RGB 圖像開始,最好先編輯,然後再轉換為 CMYK。在 RGB 模式下,可以使用“校樣設定”命令模擬 CMYK 轉換後的效果,而無需真地更改圖像數據。您也可以使用 CMYK 模式直接處理從高檔系統掃描或導入的 CMYK 圖像。
儘管 CMYK 是標準顏色模型,但是其準確的顏色範圍隨印刷和列印條件而變化。Photoshop 的 CMYK 模式因您在“顏色設定”對話框中指定的工作空間設定而異。
Lab 模式
在 Photoshop 的 Lab 模式中(名稱中去掉了星號),亮度分量 (L) 範圍可從 0 到 100。在拾色器中,a 分量(綠色到紅色軸)和 b 分量(藍色到黃色軸)的範圍可從 +128 到 -128。在“顏色”調板中,a 分量和 b 分量的範圍可從 +120 到 -120。
您可以使用 Lab 模式處理 Photo CD 圖像,獨立編輯圖像中的亮度和顏色值,在不同系統之間移動圖像並將其列印到 PostScript Level 2 和 Level 3 印表機。要將 Lab 圖像列印到其它彩色 PostScript 設備,應首先將其轉換為 CMYK。
Lab 顏色是 Photoshop 在不同顏色模式之間轉換時使用的中間顏色模式。
Index Color(索引顏色)模式
索引顏色模式是網上和動畫中常用的圖像模式,轉換為索引顏色後的圖像包含近256種顏色,通常被看作8點陣圖像。索引顏色包含一個顏色表,用來定義圖像中的每個顏色。顏色表可在轉換的過程中進行定義或在生成索引圖像或進行修改。
只有灰度和RGB模式的圖像可被轉換為索引顏色。當從RGB模式轉換為索引色時,有許多選項可供選擇。
索引顏色的圖像和點陣圖圖像一樣都有許多的限制。所有的濾鏡都是不可用的,有一些繪圖工具也不能使用,圖像只有一個層,並且只有一個通道。
Doutone(雙色調)模式
該模式通過二至四種自定油墨創建雙色調(兩種顏色)、三色調(三種顏色)和四色調(四種顏色)的灰度圖像。
MultiChannel(多通道)模式
該模式的每個通道使用 256 級灰度。進行特殊列印時,多通道圖像十分有用。
下列原則適用於將圖像轉換為多通道模式:
 原圖像中的通道在轉換的圖像中成為專色通道。
 將顏色圖像轉換為多通道模式時,新的灰度信息基於每個通道中像素的顏色值。
 將 CMYK 圖像轉換為多通道模式可以創建青色、洋紅、黃色和黑色專色通道。
 將 RGB 圖像轉換為多通道模式可以創建青色、洋紅和黃色專色通道。
 從 RGB、CMYK 或 Lab 圖像中刪除通道可以自動將圖像轉換為多通道模式。
 若要輸出多通道圖像,請以 Photoshop DCS 2.0 格式存儲圖像。
不同的色彩描述方法可以描述的色彩範圍是不同的,被稱為色域。在上述的各種色彩模式中,色域的從大到小依次為HSB,Lab,RGB和CMYK(如圖1-5所示)。當我們將一種具有較大色域的模式向較小色域模式轉換時,會出現色彩丟失現象,稱為“溢色”。比如從RGB到CMYK,在轉換過程中,Photoshop實際是將圖像由原先的RGB模式轉換成Lab模式,再產生一個最終的CMYK色彩的模式,在其中難免會損失一些品質,因此最好在轉換之前先將原稿備份。在RGB與CMYK模式之間來回多次轉換也是不提倡的,它們之間的轉換並不是完全可逆的。
RGB 或 CMYK 圖像的色域取決於其文檔配置檔案。
套用色彩學

色彩意象

由於生長在一個充滿著色彩的世界,色彩一直刺激我們的視覺器官,而色彩也往往是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色彩和我們的味覺相似,一樣的材料但因為用了不同的調味料而有了不同的味道,成功的好吃,失敗的往往叫人難以下咽。色彩對生理與心理都有重大的影響,當我們看到色彩時,除了會感覺其物理方面的影響,心裡也會立即產生感覺,這種感覺我們一般難以用言語形容,我們稱之為印象,也就是色彩意象。

紅的色彩意象

由於紅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種媒體中被廣泛的套用,除了具有較佳的明視效果之外,更被用來傳達有活力,積極,熱誠,溫暖,前進等涵義的企業形象與精神,另外紅色也常用來作為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等標示用色,人們在一些場合或物品上,看到紅色標示時,常不必仔細看內容,即能了解警告危險之意,在工業安全用色中,紅色即是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常見紅色有大紅、桃紅、磚紅、玫瑰紅等。
大紅 - 桃紅 - 磚紅 - 玫瑰紅大紅 - 桃紅 - 磚紅 - 玫瑰紅

橙的色彩意象

橙色明視度高,在工業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車頭,登山服裝,背包,救生衣等,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時會使人有負面低俗的意象,這種狀況尤其容易發生在服飾的運用上,所以在運用橙色時,要注意選擇搭配的色彩和表現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潑具有口感的特性發揮出來。
常見橙色有鮮橙、橘橙、朱橙、香吉士等。
鮮橙 - 橘橙 - 朱橙 - 香吉士鮮橙 - 橘橙 - 朱橙 - 香吉士

黃的色彩意象

黃色明視度高,在工業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告危險色,常用來警告危險或提醒注意,如交通號誌上的黃燈,工程用的大型機器,學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黃色。
常見橙色有大黃、檸檬黃、柳丁黃、米黃等。
大黃 - 檸檬黃 - 柳丁黃 - 米黃大黃 - 檸檬黃 - 柳丁黃 - 米黃

綠的色彩意象

在商業設計中,綠色所傳達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長的意象,符合了服務業,衛生保健業的訴求,在工廠中為了避免操作時眼睛疲勞,許多工作的機械也是採用綠色,一般的醫療機構場所,也常採用綠色來作空間色彩規劃即標示醫療用品。
常見綠色有大綠、翠綠、橄欖綠、墨綠等。
大綠 - 翠綠 - 橄欖綠 - 墨綠大綠 - 翠綠 - 橄欖綠 - 墨綠

藍色的色彩意象

由於藍色沉穩的特性,具有理智,準確的意象,在商業設計中,強調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業形象,大多選用藍色當標準色,企業色,如電腦,汽車,影印機,攝影器材等等,另外藍色也代表憂鬱,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這個意象也運用在文學作品或感性訴求的商業設計中。
常見藍色有大藍、天藍、水藍、深藍等。
大藍 - 天藍 - 水藍 - 深藍大藍 - 天藍 - 水藍 - 深藍

紫色的色彩意象

由於具有強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業設計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當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關的商品或企業形象之外,其他類的設計不常採用為主色。
常見紫色有大紫、貴族紫、葡萄酒紫、深紫等。
大紫 - 貴族紫 - 葡萄酒紫 - 深紫大紫 - 貴族紫 - 葡萄酒紫 - 深紫

褐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業設計上,褐色通常用來表現原始材料的質感,如麻,木材,竹片,軟木等,或用來傳達某些引品原料的色澤即味感,如咖啡,茶,麥類等,或強調格調古典優雅的企業或商品形象。
常見褐色有茶色、可可色、麥芽色、原木色等。
茶色 - 可可色 - 麥芽色 - 原木色茶色 - 可可色 - 麥芽色 - 原木色

白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業設計中,白色具有高級,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純白色會帶給別人寒冷,嚴峻的感覺,所以在使用白色時,都會摻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蘋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飾用色上,白色是永遠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顏色作搭配。

黑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業設計中,黑色具有高貴,穩重,科技的意象,許多科技產品的用色,如電視,跑車,攝影機,音響,儀器的色彩,大多採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莊嚴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場合的空間設計,生活用品和服飾設計大多利用黑色來塑造高貴的形象,也是一種永遠流行的主要顏色,適合和許多色彩作搭配。

灰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業設計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屬於中間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遠流行的主要顏色,在許多的高科技產品,尤其是和金屬材料有關的,幾乎都採用灰色來傳達高級,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時,大多利用不同的層次變化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才不會過於素,沉悶,而有呆板,僵硬的感覺。
常見灰色有大灰、老鼠灰、藍灰、深灰等。
大灰、老鼠灰、藍灰、深灰大灰、老鼠灰、藍灰、深灰

配色

形與色是造型藝術的兩大基本要素,所以色彩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色彩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與環境、氣候、欣賞習慣等因素相適應,還要考慮遠、近、大、小的視覺變化規律。不同的顏色所表達的感情不一樣,不同顏色之間搭配所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好的平面設計在畫面色彩的運用上應注意調和、對比、平衡、節奏與韻律。
色彩調和
色彩調和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組合在一起時所產生的既協調又統一的視覺效果。調和可以使有明顯差別的色彩變得協調統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現,有的物品色彩搭配的非常協調、雅致,令人陶醉,而有的卻乏味、低俗。單一得顏色無所謂協調,只有在幾種顏色具有基本得共同性或融合性時,才會變得協調。以純度較高的紅色和綠色為例,紅與綠是兩種對立的色彩,即我們常說的互補色。假如我們把兩種面積相同的紅色和綠色放置在一起。我們的視覺會感到太刺眼,很不舒服。如果在這兩種純度都很高的互補色中加入相同量的同一種顏色,如白色或其他顏色,或者將紅色面積減小,這時我們的視覺就會很舒服,這就是調和。
色彩對比
色彩對比是指將兩種或以上的具有補色關係的色彩並列在一起,產生一種鮮明強烈的視覺感受,但仍不失統一協調的色彩關係。對比主要是通過色彩的明暗、冷暖,面積的大小,距離的遠近,形態的動、靜等多方面色彩因素來達到對立又統一的視覺效果。對比的最大特徵就是產生比較作用,使主題更加鮮明、突出。萬綠從中一點紅即為此道理。
色彩平衡
設計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淡色與深色搭配在一起時,淡色感覺很輕,而深色感覺很重,這是因為色彩在視覺上有輕重的感覺。色彩的輕重感是依據它的明度高低而定的,例如相同明度的兩種色彩搭配時,彩度較高的色在視覺上感覺較輕。設計中的顏色平衡就是把這種輕重懸殊很大的顏色合理搭配,使之在設計中感覺舒服、穩定。在設計時還要注意平衡輕色與重色的關係和膨脹色與收縮色的色性。面積同樣大小的淺黃色和紅色,在視覺上紅色比淺黃色有重量感;面積同樣大小的黃色和青色放置在一起,視覺上黃色有膨脹感,青色有收縮感。
色彩節奏與韻律
節奏本指音樂中音響節拍強弱緩急的變化和重複,在設計中一般是指同一色彩要素連續重複時所產生的運動感。韻律則有較多的變化意味,是指色彩的濃淡、明暗、色塊大小等的組合而產生的視覺效果。在色彩設計中節奏是一種簡潔、鮮明的韻律,而韻律又是複雜含蓄的節奏。
配色的基本概念,這是我們在做圖時常常預見的問題,若能將這些概念了解,在顏色的搭配上自然比較占優勢。
色名對比
將相同的橙色,放在紅色或黃色上,我們將會發現,在紅色上的橙色會有偏黃的感覺,因為橙色是由紅色和黃色調成的,當他和紅色並列時,相同的成份被調和而相異部份被增強,所以看起來比單獨時偏黃,以其他色彩比較也會有這種現象,我們稱為色名對比。
除了色感偏移之外, 對比的兩色, 有時會發生互相色滲的現象, 而影響相隔界線的視覺效果, 當對比的兩色, 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時, 對比的效果越明顯, 兩色越接近補色, 對比效果越強烈。
明度對比
將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較色彩的感覺,會發現黑色上的色彩感覺比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覺比較暗,明暗的對比效果非常強烈明顯,對配色結果產生的影響,明度差異很大的對比, 會讓人有不安的感覺。
彩度對比
色彩和另一彩度較高的色彩並列時,會覺得本身彩度變低,而和另一個彩度較低的色彩時,會覺得彩度變高,這種現象稱為彩度對比。
補色對比
兩個互為補色的色彩在一起時,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使色彩彼此色感更強,我們稱之為補色對比。
面積對比
將兩個色彩強弱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若要得到對比均衡的效果,必須以不同的面積大小來調整,弱色占大面積,強色占小面積,而色彩的強弱是以其明度和彩度來判斷,這種現象稱為面積對比。
配色的基本類型
在考慮如何配色時,必須先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的配色效果。1.決定主體色。2.選擇搭配色。3.選擇背景色。4.明彩度調整,完成配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