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窯

【大食窯】 阿拉伯一帶所產的器皿。大食,從唐代起。我國史籍以它稱阿拉伯帝國。也作大石、大窟、多氏,都是大食的異譯。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大食窯,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拂郎嵌相似。嘗見香爐、花瓶、合兒、盞子之類。但可婦人閨閣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謂之鬼國窯。”清代王棠《知新錄》:“大食窯器,以銅骨為身,起線填五採藥料燒成,俗稱琺瑯是也。宋官窯色鮮菁可愛,明官窯亦佳。又謂鬼國窯。”梁同書《古窯器考》:“大食窯,出大食國。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與佛郎嵌相似”;“從兩廣來者,世稱洋磁,亦以銅作骨,嵌瓷燒成”。傅振倫《(陶說)譯註》:“大食窯是指阿拉伯的金屬掐絲琺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