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降法

壓降法

壓降法,又稱為“壓力圖解法”,是指利用氣藏壓力與累積產氣量所構成的“壓降圖”來確定氣藏的儲量。利用壓降法確定的儲量又稱為“壓降儲量”。實際上“壓降圖”是封閉型氣藏物質平衡方程式的圖解,而封閉型氣藏的物質平衡方程式則是“壓降圖”的解析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壓降法
  • 外文名:pressure drop method
  • 套用條件:封閉性氣藏
  • 使用類型:氣藏
  • 目的:計算氣藏儲量
  • 學科:石油工程
簡介,原理,參數的確定,影響因素,壓降法套用條件,

簡介

壓降法實質上是定容封閉性氣田特定的物質平衡法,或稱直線外推法。目前它是氣田(特別是裂縫性碳酸鹽岩氣田)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儲量計算方法。壓降法適用於采出程度大於10%的封閉性氣藏。對於邊、底水不活躍的斷塊、裂縫、岩性圈閉等複雜氣田也可使用。對連通性差的氣藏儲量計算結果偏小。它不適用於邊、底水活躍的氣藏。該方法計算的儲量一般為已開發探明儲量,在扣除廢棄壓力後所計算的儲量可作為可采儲量。

原理

封閉型氣藏的天然氣地質儲量為:
壓降法
上述公式表明,對於一個具有正常壓力的封閉型氣藏來講,其視地層壓力p/Z與累積產氣量Gp成直線關係,其中Pi/Zi為直線的截距,-pi/(ZiG)為直線的斜率,如右圖所示。
壓降法
在上述公式中,當p/Z=0時,Gp=G。故將壓降圖上的直線外推至p/Z=0處,直線與Gp軸相交,此交點之值便為氣藏的原始地質儲量即壓降儲量。
利用壓降法還可以求氣藏的可采儲量。氣藏的開採應充分考慮合理的經濟效益。當氣藏開採的最終地層壓力取一合理經濟的最低極限值時,此地層壓力便是廢棄壓力。將壓降曲線外推到與廢棄壓力線(pa/Za)相交時,其值即為氣藏天然氣可采儲量。

參數的確定

目前地層壓力與相應的累積採氣量是壓降法中的兩個關鍵參數,壓降儲量是否可靠與這兩個參數的準確程度密切相關。
(1)地層壓力
目前地層壓力代表氣藏在某一開採時期的平衡壓力。關閉氣井,待壓力恢復平穩以後,下入井底壓力計直接測量,或根據氣井井口壓力計算求得。為了準確、可靠地取得壓力資料,要求做到:
①測壓時井內無積液;
②關井後,井口無竄漏現象;
③壓力表與壓力計必須經過校驗,達到準確、無誤。
(2)累積產氣量
累積產氣量是指氣藏各井點的累積產氣量之和,它既包括了正常生產情況下的產氣量,又包括了氣井投入開採前的放空氣量。實際上,放空氣量的估計往往存在較大的誤差,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壓降儲量的精度。

影響因素

在理想的情況下,p/Z-Gp關係曲線為一條直線,但因種種因素的影響,p/Z-Gp並非一直線,大體上由三段組成,如右圖所示。
壓降法
第一段:此段稱為初始段,一般出現在開採初期,能量主要來源於井底附近氣體的彈性膨脹,壓力下降多集中在井底附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氣藏壓力不能達到平衡,因此,壓力下降速度快,每下降單位地層壓力采出的氣量急速減小,壓降曲線呈彎曲狀。
第二段:此段稱為直線段,這期間,氣藏壓力趨於平衡,壓力下降較前期緩慢,下降單位地層壓力采出的氣量較初始段增大,並保持為常數,將本段外推至橫坐標便可得氣藏的儲量。
第三段:此段為上翹段或下彎段,造成曲線上翹或下彎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1)邊水或底水供給
具有邊水或底水的氣藏,即不封閉氣藏,在開採初期,邊、底水的作用不甚明顯。隨著氣藏的不斷開採,地層壓力不斷下降,邊水或底水逐漸侵入氣藏,氣藏的壓降速度將隨著水的侵入而減小,壓降曲線向上翹。
(2)低滲透率帶的補給
在縫縫洞洞發育不均勻的裂縫性碳酸鹽岩氣藏中,往往出現以下的情況:在氣藏開採初期,采出的天然氣主要來自滲透性好的大縫、大洞。但是,到氣藏開採中、後期,壓力降落己傳遞到微縫、微洞,以及基質孔隙中,於是,這些微小縫、洞、孔中的氣體將起補給作用,導致壓力降落的速度減慢,而單位壓降之產氣量提高,與彈性水壓驅動氣藏出現的情況一樣,壓降曲線將偏離直線而向上翹。
(3)異常高壓氣藏
在異常高壓氣藏中,p/Z一G關係曲線具有二個明顯不同的斜率段,如右圖所示。圖中的第一曲線段的斜率較平緩,它出現在壓力為高異常的區域內,這種現象可解釋為:在上覆岩層的壓力作用下,儲集層岩石和束縛水具有較大的彈性能量,當地層壓力降低時,由於岩石和束縛水的彈性膨脹而產生了附加壓力,從而使壓力降落迅速減慢。
壓降法
第二段曲線段的斜率較大,它出現在正常地層壓力區域內。這是因為一旦氣藏壓力達到正常值,氣體膨脹就超過岩石和束縛水的膨脹,故壓力迅速下降。
(4)反凝析作用
如果氣藏中的天然氣接近於它的露點,將出現反凝析現象。這是因為液體密度大於天然氣密度,故壓降速度加快,p/Z一G曲線的斜率變陡,曲線與異常高壓氣藏相似。
除上述因素外,井身質量不符合要求,測壓、求產不準等人為因素也會嚴重地影響壓降曲線的形態。在上述諸種情況下,如利用p/Z一G曲線外推天然氣儲量,都會得到錯誤的結果。

壓降法套用條件

壓降法是利用氣藏壓力和產量間的相互變化規律求儲量的,它是物質平衡法在封閉性氣藏的套用特例。一般情況下,氣藏經過一段時間的開採(大約采出10%左右)後,便可使用壓降法。壓降法不需要任何地質參數,故對於那些地質結構複雜,而無法求準儲氣空間的氣藏,例如碳酸鹽岩裂縫性氣藏,最好採用壓降法計算天然氣儲量。
對於活躍的水壓驅動氣藏,由於在開採過程中壓力不下降或下降不明顯,因此,不能使用壓降法。如果邊水不甚活躍,在氣藏開採初期,邊水還來不及大量侵入氣藏,這時可以計算出單位壓降的採氣量,然後,根據氣藏原始平均壓力計算氣藏的原始儲量。
壓降法計算氣藏儲量時,要求整個氣藏是相互連通的。如果氣藏因斷層或岩性尖滅被分割成幾個互不連通的水動力系統,就應分別對各個水動力系統單獨地進行儲量計算,否則,就會得出錯誤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