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湯

地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五一。具有養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婦人氣血虛損,月水不斷,綿綿不已。及婦人經血不止,顏色不定。

基本介紹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 功用:養血止血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附方1 地黃湯,附方2 地黃湯,附方3 地黃湯,附方4 地黃湯,

組成

生地黃(切,焙)五兩,艾葉、黃芩(去黑心)、當歸(切,焙)各二兩,地榆四兩,伏龍肝、柏葉、生薑(切,焙)、蒲黃各三兩。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功用

養血止血。

主治

婦人氣血虛損,月水不斷,綿綿不已。及婦人經血不止,顏色不定。

方義

方中當歸甘溫補血,辛散活血,調經止痛,生地黃,黃芩清熱涼血止血,共為主藥;地榆、側柏葉清熱涼血、收澀止血,助生地、黃芩止血之力,均為輔藥;艾葉溫經止血,伏龍肝溫中收澀止血,止血而兼扶正,緩和涼血止血藥之含量,蒲黃化瘀止血,止血而無留瘀之弊,俱為佐藥,生薑調和藥性,為使藥。主要合用,共奏養血止血之功。

運用

本方以月經淋漓不斷,血色淡紅,小腹隱痛,舌質淡,脈細微辨證要點。現常用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等疾病而見上述指證者。

附註

附方1 地黃湯

組成 乾地黃一兩半(45g),麥門冬(去心,焙)、羚羊角(鎊)、檳榔(銼)、牛膝(切,焙)、黃芩(去黑心)、甘草(炙,銼)、丹參、枳殼(去瓤,麩炒)、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30g)
主治腎臟實熱,心胸煩滿,腹脅脹急,腰重不利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附方2 地黃湯

組成 熟乾地黃(銼)、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甘草(炙)、蒺藜子(炒去角)、乾薑(炮)一兩,桂(去粗皮)、續斷各半兩
功用 溫陽化氣
主治 消腎,臟腑虛冷,腳脛瘦細,小便數,或赤似血色。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附方3 地黃湯

組成 地黃(銼,炒)、當歸(切,焙)、黃芪(銼)、阿膠(炙令燥)各一兩,艾葉(炒,焙)三分。
功用益氣攝血,升陷止帶。
主治 婦人血傷帶下。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五三

附方4 地黃湯

組成 芍藥、甘草(炙)各一兩,丹參一兩半
主治 產後臍腹疼,余血未盡,不進飲食。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